荆楚古今名家妇科名方医案选

荆楚古今名家妇科名方医案选
作者: 杨云松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
原售价: 88.00
折扣价: 59.90
折扣购买: 荆楚古今名家妇科名方医案选
ISBN: 9787568094986

作者简介

杨云松,男,湖北中医药大学各家学说教研室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医临床文献、中医文化哲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和科研路径、时氏肾脏病学。主持完成教指委课题1项,出版成果《中医各家学说临床案例版》;主编完成创新教材《荆楚历代名医学术菁华》,获中国中医药促进会学术著作三等奖;参与完成《荆楚医学流派丛书》《中医各家学说中英文对照版》;荣获湖北省高校教学研究成果奖特等奖,发表核心论文多篇。

内容简介

◎经典加减方 苓术菟丝丸加味方 【组成】茯苓、菟丝子、白术、杜仲、莲子、炙甘草、党参、海螵蛸、鹿角霜、补骨脂、巴戟天。 【功用】温肾培元,固本涩精。 【用法】日一剂,浓煎,分三次服。 【适应病证】带下病,肾阳虚证。临床症见带下清稀如水,日久不愈,腰酸腿软,下利清冷。 【文献出处】黄绳武妇科经验集,梅乾茵,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4月出版。 桂枝茯苓丸加味方 【组成】桂枝、桃仁、刘寄奴各10 g,茯苓、丹参、穿山甲各15 g,丹皮、赤芍、延胡索各12 g。 【化裁】若兼少腹胀痛,乳房胀痛,胸闷胁胀者,酌加香附、乌药、佛手、川楝子、郁金、橘核、荔枝核、枳壳、五灵脂等;若兼少腹掣痛或冷痛,全身畏冷,舌有瘀点者,酌加生蒲黄、细辛、鸡血藤、当归、川芎、艾叶、吴茱萸、山楂等;若兼少腹刺痛、灼热,白带多,色黄者,原方去桂枝,酌加红藤、银花藤、虎杖、败酱草、土茯苓、冬瓜仁等;若患附件包块者,酌加穿山甲、鳖甲、煅牡蛎、三棱、莪术、浙贝、血竭、穿破石;若兼头昏,精神疲倦,舌淡者,酌加黄芪、党参、当归;若形体肥胖,胸闷泛恶者,酌加半夏、苍术、石菖蒲、橘红。 【功用】清热化痰,活血散结。 【用法】日一剂,分两次空腹服。 【适应病证】输卵管阻塞,输卵管积水,附件包块,盆腔脓肿,急性子宫内膜炎,不孕。肝郁脾虚,痰瘀互结。 【文献出处】内服外敷法治疗输卵管阻塞51例,黄莉萍,新中医,1986年第5期。 当归四逆汤加减方 【组成】当归、白芍、川牛膝、制香附各12 g,桂枝、川楝子、延胡索各10 g,细辛、炙甘草各6 g,大枣3枚。 【功用】温经散寒,养血通脉。 【用法】日一剂,文火缓煎,分三次温服。 【适应病证】闭经,血虚寒凝。临床症见小腹冷痛不适,喜暖喜按,面色萎黄,消瘦,食欲不振,白带量多质稀,舌苔白,脉细。 【文献出处】当归四逆汤治疗妇科病举隅,王晓萍、周刚顺,湖北中医杂志,1999年第3期。 逍遥散加减方 【组成】当归12 g,赤、白芍各12 g,柴胡6 g,茯苓15 g,生地12 g,丹皮9 g,红藤15 g,蒲公英15 g,败酱草15 g,川楝子12 g,香附12 g,延胡索9 g,路路通12 g,薏苡仁20 g。 【功用】疏肝解郁,清热利湿。 【用法】日一剂,文火缓煎,分三次温服。 【适应病证】慢性盆腔炎,继发不孕,湿毒内侵,损伤任带。临床症见白带多色黄而臭,少腹胀痛。 【文献出处】逍遥散在妇科病中的应用,湖北医学院学报,郭家珍,1983年第4期。 清经散加味方 【组成】地骨皮、盐黄柏各15 g,丹皮、白芍各9 g,生地30 g,青蒿6 g,茯苓3 g,白头翁30 g,炒地榆20 g,炒蒲黄12 g。 【功用】清热凉血,解毒止痢。 【用法】日一剂,文火缓煎,分三次温服。临床上,一般嘱咐患者从行经前3~5天开始服药。 【适应病证】慢性菌痢急性发作,经行下痢,湿热蕴结,热伏冲任。临床症见月经量少、色紫红、质黏稠,阴道有灼热感,口渴思冷饮,下痢日3~4次,脓少血多,里急后重,舌苔黄,舌尖红,脉细数。 【文献出处】清经散治疗热伏冲任妇科疾病18例,武兆晓,上海中医药杂志,1990年第4期。 失笑四物汤加减方 【组成】炒五灵脂10 g,当归9~12 g,川芎6~9 g,赤芍12 g,生地12 g,丹参10 g,川断12 g,桃仁10 g,生蒲黄、炒蒲黄共6~9 g。 【化裁】小腹胀痛,经血黏稠者选加香附、泽兰、延胡索、郁金理气活血;经量多而体虚者选加黄芪、党参或太子参、阿胶、熟地益气补血;恶寒肢冷者,去生地、赤芍;人流术后、中期妊娠引产术后、产后出血者,选加益母草、泽兰叶、贯众等促进子宫收缩,排出宫内残留物;术后产后合并感染者选加丹皮、茜草、炒大黄、红藤、败酱草之类清热解毒,凉血祛瘀;子宫内膜异位,经行痛剧者选加血竭、花蕊石、三七粉化瘀止血;出血多者可用寓通于止之法,花蕊石、川牛膝并用,平时可佐以温肾之品;患子宫肌瘤者可选用三棱、莪术、刘寄奴化瘀消癥,平时选加夏枯草、生牡蛎、浙贝、昆布等软坚散结。 【功用】活血祛瘀,行气导滞。 【用法】日一剂,水煎,温服。 【适应病证】宫腔手术损伤后出血,气滞血瘀证;不正常的子宫和阴道出血,如月经过多、经期延长、崩漏不止等。临床主症见阴道突然大出血,量多如注;或阴道出血量少,淋漓不净;或阴道间断出血,时出时止,时多时少;或月经周期缩短,经期延长,经量增多。兼有血色紫暗,夹血块或血渣,腹痛作坠,舌紫暗,或舌边尖有瘀斑,脉弦或涩。偏气滞者,少腹胀痛,连及胸乳,经行不畅,经期或前或后,量时多时少。 【文献出处】辨证论治宫腔手术损伤后出血44例,周柏魁,广西中医药,1993年第2期;加减失笑四物汤治疗妇科出血证59例,周柏魁,湖北中医杂志,1990年第4期。 荆楚(湖北)妇科特色鲜明、妇科名医云集,编者基于文献研究,系统梳理总结了荆楚(湖北)地域古代及近现代名医名家妇科疾病诊疗的临床经验、学术思想与经典验案,并将相关研究成果汇集编写而成本书。全书案随方列,方案结合,以全面展示荆楚古今名家治疗妇科疾病的理论、经验及治疗思路,妇科疾病虽是中医优势治疗病种,但目前市面上系统总结名家治疗妇科疾病的学术思想及临床选方验案的总结著作仍然较少,或是成书年代过于久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