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曼帝国的衰亡--一战中东1914-1920(精)

奥斯曼帝国的衰亡--一战中东1914-1920(精)
作者: (英)尤金·罗根|总主编:梁文道//刘瑜//熊培云//许知远|译
出版社: 广西师大
原售价: 78.00
折扣价: 48.40
折扣购买: 奥斯曼帝国的衰亡--一战中东1914-1920(精)
ISBN: 9787549587667

作者简介

尤金·罗根(Eugene Rogan),英国历史学家,牛津大学圣安东尼学院中东现代史**研究员,前中东中心主任。他的作品《奥斯曼帝国晚期的**边界》获得了阿尔伯特·胡拉尼奖(Albert Hourani Prize),另有畅销作《阿拉伯人》。

内容简介

9月11*确实是个特别的*子,世界历史的转捩 点。 1683年9月11*,奥斯曼帝国大**后一次围困 维也纳。自那**起,欧洲人就再也不必害怕这个曾 经使得他们心惊胆战、夜半无眠的老对手了;他们的 王室终于可以停止进贡割地,不必讨好自称是“地平 线之主”的奥斯曼苏丹。自那**起,奥斯曼帝国就 停止了它在欧洲的扩张,并且开始逐渐失去它在这块 大陆上的属地;曾经战无不胜的征服者几乎自此就没 有打过一场值得称道的胜仗,等着他们的,是长达三 个世纪的缓缓衰败。可是维也纳的主人哈布斯堡家族 当时还不晓得历史的走向,所以慌乱紧张;而统率奥 斯曼*团的“大维齐尔”(Grand Vizier,帝国宰相 )卡拉·穆斯塔法(Kara Mustafa),也不知道自己 和对手之间的差距原来在过去数十年间已经不知不觉 地缩小,所以他好整以暇地命令属下搭帐篷。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队就算再不济,可他们搭 帐篷的能力也还是举世**流的。凭着他们几百年来 积累的经验,以及高超的组织能力,仅仅两天,他们 就在维也纳这座古老的城市外头用布料和绳索建起了 一座规模比维也纳还大、街道秩序也要比维也纳整齐 的营帐城市,使得城内守*与居民在城墙上头看得大 惊失色。大维齐尔的帐篷尤其显眼,四处悬挂丝绸, 地上是图纹华美的地毯,这个帐篷包含了会客间、卧 室、厕所,以及大会议厅,简直是座宫殿。可是9月 11号之后,这里却只剩下一片颓倒的木杆和尚未燃尽 的碎布。有史以来**次,奥斯曼帝国的帐篷城市在 欧洲沦陷了。 就和我们**熟悉的“9·11”相似,发生在三 百多年前的这场“9·11”事件也在后来的大众文化 当中留下了很深的痕迹。例如维也纳乡郊特别响亮的 教堂钟声,那曾是奥斯曼*队来袭的警报。又如“贝 果”(bagel),据说是维也纳人送给远来援救的波 兰国王“约翰三世索别斯基”(John IIISobieski) 的礼物。当然还有牛角包,是大伙为了庆祝击退奥斯 曼的特制面包,它的造型来自对手旗帜上的一弯新月 。甚至托尔金在《魔戒》里头写到“米那斯·提力斯 ”(Minas Tirith)遭到围*那一段时,他参考的原 型就是1683年9月11*的“维也纳之役”,小说里城 内的“西方人”是当年历**的维也纳人,城外邪恶 的“半兽人大*”则是奥斯曼土耳其人;而那些勇武 剽悍的“洛汗人”,自是约翰三世索别斯基所率领的 波兰“飞翼骑兵”。 2012年,又有一部叫做《1683年9月11*》的波 兰和意大利合拍的电影描绘这场战争。这是部十足的 烂片,在影评网站“IMDb”上只得到了两星,另一个 网站“烂番茄”上头则没有任何一个专业影评人注意 到它。对这部电影反应*热烈的,反而是一些欧洲各 地的社群网站,那些网站全都带着浓厚的右翼色彩, 经常揭露穆斯林移民在欧洲的“不文明表现”,抨击 各国**和欧洲一大部分人的“多元价值观”,他们 *击伊斯兰,他们捍卫西方人的基督信仰传统。这部 电影则很符合这些网站的世界观,把伊斯兰入侵描绘 成欧洲人几百年来的梦魇,将两个信仰两种文明之间 不可避免的冲突看成是西方世界*根本的问题。对这 部电影的编剧和导演,以及深*这部电影鼓舞的观众 而言,三百多年前的那场“9·11”战役简直就是 2001年“9·11”事件的前身,说明了穆斯林从来没 有放弃过对西方文明发动“圣战”的企图,而**与 往昔的*大分别就是现在没有人敢义正词严地站出来 统合整个西方,以奋战至死的壮烈态度去对伊斯兰说 不。难怪*近又有一些人开始在网上社群之间推介和 发送这部片子,在他们看来,正在涌进欧洲的难民正 是三个世纪前那场入侵的回响和遗绪。 历史的确是这样子被记住的,从17世纪的民间传 说和歌谣,到20世纪的《魔戒》,再到21世纪的烂片 和一群历史迷的讨论,“维也纳之役”总是被描述为 一场两大文明两大**之间的“圣战”。这有错吗? 没错。因为当时哈布斯堡家族对外求援,打的就是基 督徒联盟的旗号,号召全欧洲的基督徒(不管是新教 徒还是天主教徒)都要担起抵抗异教徒侵略的责任。 参战各国里头,无论是在威尼斯共和国、巴伐利亚选 侯国、托斯卡尼公国,还是在神圣罗马帝国几个侯国 的土地上,也真的看不到一座清真寺的尖塔。这是个 **干净**纯粹、容不下任何基督信仰之外一切宗 教的欧洲。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它还真是一场“圣 战”,*起码战争的这一方全都有着可以共通的信仰 。 只不过历史没有故事这么整齐,因为战线后方居 然有另一个基督徒王国拖住了大家的后腿,那就是法 国了。彼时法国*大的敌手并非被隔在德语世界之外 的奥斯曼,却是近在身旁的哈布斯堡王朝。所以它和 奥斯曼帝国互通款曲,自己不派兵援助教友也就罢了 ,居然还积极收买神圣罗马帝国底下的贵族,劝他们 别管维也纳。要是用**那些右派的观点来说,这自 是十足的“欧奸”做派。由于这段插曲太不光彩,无 法顺妥地整合进“圣战”的大叙事里头,于是现在西 方那些“圣战”论者多半会略过不提,就像他们略过 其他很多复杂的**地缘政治与现实社会环境一样。 要紧的,始终是那个正邪不可两立的**二元世界观 ,毕竟那才是简单的、好理解的、容易激动人心的好 故事。 可是还有一个问题,战场的另一边,奥斯曼土耳 其帝国那边,他们是否也认为自己正在发动一场“圣 战”呢?他们真的是为了信仰的扩张而战吗?甚至, 他们是否全是“东方人”?全部都是穆斯林? **的游人若是来到伊斯坦布尔,他们总是会不 由自主地抬头,好仰望那铺展在山丘与海湾之间的一 座座穹顶,以及高高低低、错落有致的呼拜塔,从而 忘记脚下石子路旁的老房子有时也会透露出这座城市 ,乃至于整个早已消失了的帝国的另一重面目。就拿 那些老旧木头房子门外常见的一种石块来说好了,它 们多半是方形的,边角不甚整齐,经过年月洗刷,表 面凹凸不平。当初这些石头的主要作用是放置每一户 人家吃剩的饭菜,好让街上流浪的狗不必为了争夺食 物而打架。 是的,一般穆斯林是比较喜欢猫,传说先知曾经 拿刀割下自己的袍角,因为他不愿吵醒正在上面酣睡 的一只小猫。所以直到现在,穆斯林城市的街上还总 是有很多小猫散步,毫不惧人。但穆斯林也不应该歧 视狗,因为先知也曾说过这样一则故事:很久以前, 一个邪恶的女人居然进了天国,而一个**良善的女 人却下了地狱。为什么?因为那个邪恶的女子曾经倒 水给一头街上的老狗解渴,而那个大家都说她是好人 的女子却活生生地饿死了一只小猫。这一则故事背后 的意思是,你对人做错了事,你尚可以祈求对方原谅 ,以为补偿;可是你对动物犯下的错却是难以弥补的 ,因为它们没有理性,因此也没有宽恕你的能力。 P1-4

★英国**历史学家,*次审读挖掘并解读了奥斯曼帝国的衰亡历程,以及对*次世界大战的深远影响,并对现在中东政治政权民族等问题的根源性探索。

★作者写作一如既往地好读,并配有不少难得的历史地图和图片,图文并茂地再现了扣人心弦的历史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