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国文史出版社
原售价: 98.00
折扣价: 59.80
折扣购买: 金戈铁马功盖世(中国历代名将沉浮上下)/历史人物传奇系列
ISBN: 9787520504966
第一章 中国古代将帅概述 第一节 将帅的产生 将军的起源 “将军”,作为军队高级指挥员的专用职称, 早已为人们所熟悉。我国古代就有职掌统兵征战大 权的大将军,有担负临时出征任务的扬威将军、靖 难将军,还有作为荣誉称号的虎威将军、骁骑将军 ,等等。 从一些描写战争和军事人物的史书、传记中便 可窥见,“将军”一称亦早已被采用。被恩格斯誉 为“在军队组织编制方面具有丰富而确实史料的第 一批军队”的雅典军队,即由人民选举将军10人, 组成“十将军委员会”,负责征召和建立军队。可 见,“将军”这一职称,无论中外,都是古已有之 。 我国氏族制度的解体与建立国家的萌芽是从公 元前21世纪的夏朝开始的。夏朝时已经有了战争, 并建立起了阶级武装,即所谓“谋用是作,而兵由 此起”。但当时还没有专职的武官,自然也就没有 将军。 商朝创建了比较完整的国家机构,各种官职也 已设立。但从卜辞和铭文中看到的武官官职,还只 有“射”和“戍”,即管理射手的武官和管理奴隶 戍守、征伐的武官。 西周灭商后,沿袭了商朝的制度,并加以充实 。在军事上,周王拥有最高指挥权,并直接控制最 主要的武装力量——六军。所设置的武官——司马 ,只负责管理军政和军赋,当时还没有将军一职。 史书证明,春秋中期的晋国已出现了分别统率 一支军队,即所谓“将中军”“将上军”和“将下 军”的高级武官,被称作“军将”(其中中军主将 统管三军,又称“元帅”),以后逐渐演变成了“ 将军”这一固定称号。这在春秋末期各国的设官中 可以找到许多例证。例如,狐夜姑在晋为将军;孙 武在吴为将军;子重、子常、屈完在楚为将军;司 马穰苴在齐为将军;詹伯在郑为将军;慎子在鲁为 将军;子文在卫为将军,等等。《孙子兵法》中十 分重视将军的地位和作用,认为一个具备“智、信 、仁、勇、严”的将军,是“民之司命,国家安危 之主也”。可见,“将军”的产生在军制史上是一 件大事。 “将军”的产生,如同军制建设上任何一项改 革的出现一样,都不是个人意志的结果,而是一定 历史条件,特别是阶级斗争形势和战争实践中发展 的产物。随着这种发展不断地注意改革军制,对于 赢得战争的胜利是有很大意义的。 将帅的选拔 选将用人,必须真正做到任人唯贤,避免任人 唯亲。那么,古代选将是如何做到这一点呢? 1.唯才是举 本书的编写,以史实为主,其材料基本来源于正史,有少量兼采别史的记载,每位人物独立成章,即带有浓厚的传记色彩,又不乏神奇的趣闻以及生动的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