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中国制造业的国际分工地位研究/经济学学术前沿书系

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中国制造业的国际分工地位研究/经济学学术前沿书系
作者: 张晓攀|责编:宋潇旸
出版社: 经济日报
原售价: 52.00
折扣价: 36.92
折扣购买: 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中国制造业的国际分工地位研究/经济学学术前沿书系
ISBN: 9787519607371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第一章导论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本书基于增加值贸易的视角对全球价值链分 工中中国制造业的分工状况进行分析和阐述,并 利用实证研究方法检验了影响中国制造业国际分 工地位的因素。本章分别针对该文章的研究背景 与意义、研究思路与方法、研究内容与框架进行 说明,最后指出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一)研究背景 自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来,中国顺应经济发 展潮流,积极参与到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中。 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 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第163个成员国。加入WTO 对中国来说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中国在国际规 则的框架下积极削减贸易壁垒促进贸易自由化, 在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中的参与度也进一步深化 。从经济总量看,过去三十几年间中国实现了年 均9%的经济高速增长,这一发展态势与改革开放 的国策是分不开的。在对外贸易领域,中国也取 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不论是货物贸易还是服务 贸易都取得了较快的发展。2009年,中国首次赶 超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2013年中国的货 物贸易进出口总额达到4.16万亿美元,成为世界 第一大货物贸易国。对外贸易领域的突出表现, 一方面归功于中国国内生产力水平的提升和国内 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与中国积极推进改革开 放的政策是分不开的。中国企业主动参与到世界 贸易和全球化竞争中,努力融入全球化生产网络 。反观对外贸易,特别是出口贸易的发展也成为 推动中国经济腾飞的主要动力,对中国竞争力和 经济实力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面对全球领域内多方面的竞争,中国的制造 业表现尤为突出,在世界贸易中占有一席之地, 出口规模逐年上涨。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 2013年的出口总额中工业制成品占比达到95%以 上。从世界范围看,“中国制造”产品在全球的 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位,显示出了强大的制造能 力,中国成长为名副其实的“制造大国”。然而 ,作为制造业大国的中国能否算得上制造业强国 ?这种生产量和贸易量上的迅速增长是否可以反 映出中国制造业在世界市场中具有强大的竞争实 力?中国制造业在国际分工中是否已经占据了重 要的地位?若要解答以上问题,需要对中国制造 业参与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的路径及当前所处的 位置进行更为深入的剖析。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国际分工在 模式上出现了较大的变化,产品内分工成为当前 国际分工的主要形式。一方面,技术水平的进步 和生产专业化水平的提高,使得产品的生产工序 碎片化。加之各国之间贸易壁垒的削减和运输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