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新世界
原售价: 32.00
折扣价: 18.90
折扣购买: 历史的经验
ISBN: 9787510454790
吴空,男,专栏作家,理工科出身,平时博览群书、涉猎广泛,尤其喜读文学、历史、哲学等方面的书籍,融汇百家,自成一格,作品细腻。已发表小说、著作50余万字。
当历史已成为**传统 中国人对于读史这件事,实用的意味很浓厚,相 信历史是一面镜子,可以鉴往知来——好的想办法学 习,坏的作为警诫。换句话说,在历史的领域里,中 国人很凸显其“功能性”的一面。 另一方面,中国也堂而皇之称得上是*重视历史 的**之一。比方说,从《史记》以来长达两千多年 毫无间断的历史系统,便是人类历**一项**特殊 的成就,而由**来设置史官则开始得*早,信而有 证的可以上推到春秋时代(如春秋时晋国的董狐),大 胆一点的推断还可能再往上溯至*早期的商周。 因此,有人曾把中国人和犹太人并列为*重视历 史的两个民族,即使是摇篮里的婴儿,从父母或祖父 母口中听到的故事,多半是历史故事而不是什么充满 甜蜜梦幻气味的所谓童话。 婴儿躺在摇篮里听的什么故事我并不确知,但若 和其实是以**为历史主轴的犹太民族相比,中国人 重视历史的程度无疑是远远超过的。至于,重视历史 和对历史“功能性”一面的强调有没有关系,我个人 以为是有关系的,因为历史既被看成是立国的大事, 关乎一个政权、**,乃至于整个民族文化的成败得 失,便不单纯只是个人*作、用力的一个领域而已, 而是有必要动用**的财力资源来支持,有意识地保 留下这些理论上和整个天下**的兴废以及每个纳税 人的幸福快乐都有关系的珍贵经验。 我们可以这么说,历史在中国,一直是“公共建 设”的一个重要项目。 历史的经验真的好用吗? 但真的是知道过去就能了解未来吗?历史的经验 真的像我们平*照镜整衣那么方便好用吗? 事情显然并不如此。 我想可以这样说,历史所以“有用”,关键在于 历史被理解为“经验”的这一部分意义。就像我们从 个人以往的行为和发生的结果,知道了诸如太靠近火 会烫伤、跑太快可能跌倒等,可以让我们再一次面对 类似情境时,懂得如何趋吉避凶,这当然是很有用的 。所不同的,在这层意义之下,历史可以说是人类过 往所有经验的汇总——*多的经验意味着*多的有用 ,无数的经验就等于是智慧的宝库了。 就像七八十岁的老人家常挂在口中的话:“什么 稀奇古怪的事我没看过。”如果我们能广泛而清楚地 掌握好历史,这不啻为在时间上活过四五千岁,在空 间上化成亿万个化身一般,所经历过“稀奇古怪的事 ”*是不可计量,这是不是等于掌握了所有人类行为 及其持续结果的秘密了呢?所以懂得了过去就董得未 来——所谓的“鉴往知来”。 然而这样的事情我们可能也不陌生:两个谁也不 服谁的老人家为了某一件小事脸红脖子粗起来了,各 自搬出自己“想当年”的种种,试图证明自己的经验 才是“正确”的,可以从早上吵到晚上,甚至持续几 天、几个月或好几年,在一旁无法插嘴的我们,有时 候不免会疑惑起来,他们谁说得对呢?如果他们都没 说谎的话,难不成经验也有正确和不正确的分别?或 者说有正确和*正确的分别呢?那我们又应该如何去 分辨呢?我们究竟该听谁的? 历史依然是“历史”的 事实上,在我们用“实用”的想法来读史时,我 们经常得面对这类哪个经验不正确或*正确的问题。 过多的经验,有取用不竭的好处,也伴随着芜杂、混 乱,经验与经验之间无止无休的相互抵触。P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