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最胜任的中层

做最胜任的中层
作者: 陈中正
出版社: 广东经济
原售价: 32.00
折扣价: 23.19
折扣购买: 做最胜任的中层
ISBN: 9787545422948

作者简介

陈中正,工商管理硕士,《商学院》杂志专栏作家,中国著名实战管理专家,中国创新管理论倡导者,国际注册管理咨询师(CMC),国家注册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中国最大在线商学院特聘讲师,聚成资讯集团特聘高级讲师,君和世纪咨询公司董事长,多家企业常年经营咨询顾问,多次应邀到深圳、广州、东莞、南京、上海等全国二十多个省市巡回演讲。 品牌课程有:《总裁沙龙创新思维绩效管理》、《研讨会突破企业发展瓶颈》、《顾问式实战销售》、《店面运营与管理》、《店面实战销售技巧》、《成功一从优秀员工做起》、《高效执行力》、《团队凝聚力特训营》等。

内容简介

中层管理者最主要的工作就是管理,而且是企业 中上级领导和 一般员工之间的管理者。既然处于中间位置,那么中 层管理者就面 临着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如何对待上级领导;二是如 何对待下属。 因为中层管理者的位置在企业中非常特殊,是承 上启下的管理 者,通俗的说,中层管理者是企业最重要的“腰”, 如果“腰”出 现了问题,不仅妨碍上下沟通,而且会让企业整体的 运行和发展都 受到极大的影响,甚至让企业处于瘫痪状态。所以, 好的中层管理 者就是企业的好“腰”,不但能保持企业的“血脉” 畅通,而且会 让企业的上上下下都保持十足的活力。 中层管理者在上级领导面前是一个被管理者,因 此要切记不可 太露锋芒。有些中层管理者依仗自己有些能力,不仅 在上级领导面 前表现得处处高人一等,而且在关键时刻总是要抢上 级领导的风 头,相信没有任何高层会重用这样的中层管理者。 所以中层管理者身为上级领导的下属,就必须懂 得恰如其分地 把握分寸,既不要让上级领导觉得你行使的权力已经 超出了应该的 权力范畴,也不要让上级领导感觉你懦弱无能,没有 独立思考和处 理问题的能力。那么除了多请示、多汇报之外,遇到 具体问题,好 中层管理者还会为上级领导准备出多种处理方案,以 供上级领导 选择。 案例:好的中层管理者总是让领导有选择的余地 方建国是某知名广告企业的企划部经理,最近他 正在为一件事 情头痛,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方建国所在的广告公 司正在和一家 国际饮料公司谈合作。想签下这家国际饮料公司明年 在国内的广告 代理权,但是就在要签约的时候,这家国际饮料公司 却提出暂缓签 约的要求,并且没有说明任何理由。 方建国的上级领导非常着急,公司里也是一片哗 然。方建国带 领企划部员工进行了多次的头脑风暴,并制定出六项 策略以供上级 领导选择,这六项策略分别是: (1)静等消息,不作任何反应。 (2)着手调查,弄清来龙去脉。 (3)通过各种关系和国际饮料公司的高层接触, 防止别的广告 公司乘虚而入。 (4)直接和总裁对话,问清情况。 (5)动用内外关系,给国际饮料公司施加压力。 (6)放弃,集中精力做好下一个广告企划。 每一项策略的后面都有一整套完整的计划和实施 方案,以便上 级领导根据自己对市场的掌握和分析来选择策略并作 出决策。最后 方建国的上级领导决定采用与饮料公司高层接触的方 案,不仅顺利 签订了合同,也达到了与国际饮料公司长期合作下去 的目的。 试想一下,如果方建国和他的团队没有提出这六 项策略,而只 是提供一项策略让上级领导决策,那么上级领导哪有 选择的余地 呢?也不过是采用或者不采用这个策略而已,更无法 最终解决问 题。既然中层管理者是上级领导的好助手、好参谋, 那么就应该为 上级领导提供多种策略、方案,在任何时候都必须做 到让你的上级 领导有选择的余地。如果你总是提供给上级领导一种 方案,总是让 上级领导无从选择,你不但是一个不称职的中层管理 者,还是一个 注定要被淘汰的中层管理者。 好的上级领导不会喜欢只会阿谀奉承而不会工作 的中层管理 者,虽然最终的决策权是掌握在企业高层手中的,但 是作为一个优 秀的中层管理者,你要为高层的决策提供出尽量多而 且合理的策略 和方案,并列举出每一个策略的优势和缺点,以备上 级领导更快、 更有效地做出决策时使用。用这种方式工作的中层管 理者是最容易 获得上级领导赏识和奖励的。 以上说的中层管理者如何承上,接下来我们要讲 一讲中层管理 者如何启下。换句话说,中层管理者在下属的面前就 是上级领导, 身份就转变成为一个管理者。而好中层管理者最应该 学会运用的就 是如何激发下属的主人翁意识,因为有了主人翁意识 ,下属才能够 自动自觉地工作,才能够保质保量地完成工作,才能 够激发起无限 的工作潜能。所以懂得如何激发出下属主人翁意识的 中层管理者, 才能够起到最好的启下作用。 好的中层管理者都明白主人翁意识的重要性,都 会想方设法地 将主人翁意识植入下属的头脑中,不仅要让他们把公 司的发展当做 自己的事业,更要让他们知道自己才是公司真正的主 人。只有将个 人利益和公司利益融合在一起,发挥出自己最大的主 观能动性,才 能够获得更多的物质奖励,以及更大的发展空间,才 能够获得每一 个人都需要的归属感。 P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