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琴抄

春琴抄
作者: (日)谷崎润一郎|译者:赖明珠
出版社: 上海译文
原售价: 25.00
折扣价: 17.75
折扣购买: 春琴抄
ISBN: 9787532771424

作者简介

谷崎润一郎(1886—1965),日本著名小说家、散文家、剧作家,曾获日本政府颁发的文化勋章,文体端庄秀丽,文风多变,常将通俗的主题以艺术性极强的形式表现,意蕴深刻。散文集《阴翳礼赞》,小说《春琴抄》《痴人之爱》《细雪》等均是广为人知的名作。他曾将《源氏物语》译成现代日语,享有“文豪”“大谷崎”的尊称。

内容简介

春琴,本名鵑屋琴,生于大阪道修町的药材商家 ,殁于明治十九年十月十四日,墓地设在市内下寺町 净土宗”的某寺中。前几日我经过附近,忽然想去参 拜一下墓园,于是走上前去请求指引’寺中男子说道 ‘‘鵑屋女士的墓地请往这边”,于是便带我往本堂 后方走。只见一丛山茶树下排列着几座鵾屋家历代的 墓碑,却未能见到像是琴女的墓。奇怪,从前听说有 鵑屋家姑娘的啊,那么她的墓呢,男子想了一下又道 :“难道那边才是吗?”便又带我往东边陡峭的坡道 走上台阶。众所周知,下寺町东侧后方是生国魂神社 所在的高台,因此现在这陡峭的坡道便是从寺院境内 往那高台延伸的斜坡,此处以大阪来说也算是树林难 得如此茂郁的地方,琴女的墓便建在那斜坡半山腰整 平的一片空地上。墓石表面刻着法名光誉春琴惠照禅 定尼,背面铭记俗名鵑屋琴,号春琴,明治十九年十 月十四日殁,行年五十八岁。侧面,刻着“门生温井 佐助建暨刻之”。琴女虽毕生冠以鵑屋家姓氏,但或 许由于事实上与“门生”温井检校②形同夫妻,因此 与鵑屋家冢分开,另择一处单独辟为墓地吧。据寺男 说鵑屋家早已没落,近年少有族人前来扫墓,而且几 乎没有人来祭拜琴女的墓,才一时之间未曾思索这是 不是鹃屋家的人。那么这逝者岂不成了孤魂吗?他说 ,倒也不然,一位住在蔌之茶屋、年龄约莫七十的老 妇人每年还会来参拜一两次,那妇人首先拜过这墓, 然后,您瞧,那边不是还有一座小墓吗?他一面指着 墓左侧的另一座墓一面说,接着那位妇人一定也会在 那座墓前上香膜拜,诵经费一总也是由那位老妇人奉 献的。寺男指的,是墓左侧另一座小墓碑,墓石约仅 琴女墓的一半,如鞠躬状谦恭侍坐着。正面刻着真誉 琴台正道信士,背面刻有俗名温井佐助,号琴台,鹃 屋春琴门人,殁于明治四十年十月十四日,行年八十 三岁。这座墓就是温井检校之墓。关于蔌之茶屋的老 妇人往后还会提到,在这里就暂且不说。只是此墓与 春琴之墓相较之下不但矮小,且墓石上明白记载乃属 门人,从这点足以看出检校死后仍要谨守师徒之礼的 遗志。这时正当夕阳红红,照在墓石表面,我伫立在 那山丘之上眺望脚下辽阔的大阪市景观。说来这一带 正是难波津自古以来就有的丘陵地带,朝西的高台由 这里一直延伸到天王寺的方向。而且现在由于煤炯熏 染,草木茎叶已失去盎然生气,蒙上一层尘埃,有些 枯萎的大树甚至令人感觉颇煞风景。想象当初这些墓 碑刚建的时分,树影该是更苍郁吧。不过现在以市内 的墓地来说,这一带仍属最清静而视野最开阔的地方 。陷入一段奇异因缘的师徒二人一面俯视着夕霭底下 无数高楼林立的东洋第一工业大都,一面永久长眠于 此。而且今日大阪早已大为改变,不复检校在世当年 的旧观了,唯有此二墓碑今日看来仿佛依然正以不浅 的师徒之契彼此交谈着一般。据说原来温井检校老家 本属日莲宗①,除检校以外温井一家之墓皆设在检校 的故乡江州日野町某寺。显然检校已舍弃父祖历代的 宗旨改奉净土宗,即使化为墓石也不愿离开春琴女身 畔,这是出于殉情之意,因而在春琴女尚在世之时, 早以师徒的法名,立定此二墓碑的相对位置、尺度等 。目测春琴女的墓碑高约六尺,检校的才大约不到四 尺。两座石碑并排立于石砌坛座上,春琴女之墓右侧 植有一棵老松树,苍翠枝叶伸出覆盖,有如屋顶,而 那松枝尖未能到达的左方离开二i尺的地方,检校的 墓则如鞠躬般谦恭侍坐一旁。如此可以想象检校生前 体贴人微地师事、形影不离地扈从时的模样,仿佛石 头有灵,今日依旧沉浸于那幸福之乐中。我在春琴女 墓前跪下恭敬行礼后,伸手放在检校的墓碑上,一面 爱抚着那石头一面在山丘上徘徊留连直到夕阳沉人大 市街的彼方为止。P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