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人民文学
原售价: 23.00
折扣价: 12.70
折扣购买: 伊索寓言(初中部分)/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
ISBN: 9787020163373
伊索,生平不详。传说是公元前6世纪人,祖籍小亚细亚的弗律基亚,原先是奴隶,后来因为聪明被解除奴籍,获得自由。此后,他游历希腊各地,给人们讲故事,很受欢迎。据传,最后他在希腊的阿波罗圣地德尔斐遇害身亡。
伊索在造船厂 会讲寓言故事的伊索于闲暇时来到造船厂。造船的工匠嘲笑他,激他答话。伊索便对他们说:上古的时候,一片混沌,到处是水;宙斯想叫土元素出现,便吩咐土吸三次水。土开始吸水,第一次吸,露出了山峰;第二次吸,现出了原野。伊索接着说:“如果土遵照宙斯的意旨吸第三次,你们这点技术就没用了。” 这故事是说,讥笑比自己高明的人,往往会不知不觉地自寻烦恼。 狐狸和山羊 狐狸落在井里,没法上来,只好待在那里。一只山羊渴极了,也来到井边,他看见狐狸,就打听井水好喝不好喝。狐狸遇见这么个好机会,大为高兴,就竭力赞美那井水如何好,如何可口,劝山羊快下去。山羊一心想喝水,又没有心眼儿,就跳下去了。当他解了渴,和狐狸一起设法上来的时候,狐狸就说,他有办法,可以救他们两个出去。他说:“假如你愿意,可以用脚扒着井壁,把犄角放平,我从你后背跳上去,再拉你出去。”狐狸一再劝说,山羊欣然同意了。于是,狐狸就踩着山羊的后腿,跳到他的后背上,再从那里跳到他的犄角上,然后扒着井口,跳了上去,上去以后,就走了。山羊责备狐狸背信弃义,可是狐狸回过头来说道:“朋友,你的头脑如果和你的胡子一样完美,那么,你刚才就不会不预先想好出路就跳下去了。” 所以,有头脑的人应当事先看清事情的结果,然后才去做那件事情。 狐狸和狮子(之一) 有只狐狸从未见过狮子,后来有机会遇见了。第一次见着,惊慌失措,吓得要死。第二次遇着,仍然害怕,但已不像前次那样厉害。第三次见着,竟壮着胆子走上前去,和狮子攀谈起来。 这故事是说,熟识能减少对事物的畏惧。 渔夫(之一) 有个吹箫的渔夫,带着箫和网来到海边,站在一块突出的岩石上。他先吹箫,以为鱼听见美妙的音乐就会自动跳出来。他吹了好久,毫无结果,便放下箫,拿起网向水中撒去,却捕到了许多鱼。他把鱼从网里抓出来,扔到地上,看见鱼都欢蹦乱跳的,就对他们说:“坏东西,我吹箫的时候,你们不肯跳舞,现在我不吹了,你们倒跳起舞来了。” 这故事适用于那些做事不合时宜的人。 狐狸和豹 狐狸和豹争论谁美。豹夸耀自己身上斑驳的花纹,狐狸却回答说:“我比你美得多,我所装饰的不是身体,而是心灵。” 这故事是说,智慧的美胜过形体的美。 本书由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发布的《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推荐初中学生朋友课内外阅读,人文版版本完善,编校精良,拥有罗念生等译者译文的专有版权,独具优势。 《伊索寓言》是西方寓言的源头之作,语言生动简约,说理清楚深刻,教孩子人生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