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山东画报
原售价: 43.80
折扣价: 19.30
折扣购买: 中国伦理学史(图文版)/名家小史
ISBN: 9787547427118
蔡元培(1868年~1940年),字鹤卿,又字仲申、民友、孑民,浙江绍兴人,**主义革命家和教育家,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也是我国近代民族学研究的先驱。1916年10月,四十八岁的蔡元培因教育总长范源濂电请回国就任北京大学校长。高举“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理念,支持新文化运动,提倡以美育代**,其美学思想对整个思想界和教育界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他为发展中国新文化教育事业、建立中国资产阶级**制度做出了重大贡献,堪称“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三、以生物学之公例正快乐论之见解 至于快乐、苦痛之价值,则当以生物学之说证明之。 快乐也,苦痛也,其于人生有何等之关系,是生物学者所 洞悉而无疑者也。 苦痛者,生活破坏之现象也。故一切苦痛,每在其未 尽破坏之前,而*之者辄逃避焉,或防御焉,以维持其生 活也。今有二生物于此,其性质虽略相同,而独其苦痛之 感觉,互有敏钝之别。是二者,于其维持生活之道,孰宜 孰否,理*易睹,大抵钝于苦感者,不免猝见灭亡,而敏 于苦感者,恒得巧避危害。故感觉性能之缺乏,直与感官 之缺乏同其效果也。快乐者,关于食色机能之意识,随进 步之途而生此现象者也。其始限于饮食若生殖之动作而已 ,及生物之进化,而饮食以前,若追迹角逐之为,生殖以 后,若抚育子孙之事,亦皆有快感随之。是二者,普通动 物之所同具,于维持生活有直接之关系,前者所以维持一 身之生活,后者所以维持种族之生活者也。凡有机物之所 以为生活者,在乎新陈代谢,常分泌其无用之原质,又吸 收有用之原质而同化之,苟其吸收、同化之动作中辍,则 生物死矣。种族之生活亦然,人皆有死,分泌其无用之原 质也,而偿之以继嗣之生殖,继嗣之生殖中止,则种族灭 矣。然则快乐之义如何耶?生物学者*:快乐者,所以诱 导吾人,犹苦痛之警告吾人也。吾人由苦痛而知生活之所 以被损,即由快乐而知生活之所以裨益,一则戒吾人以退 避,而一则导吾人以进取,二者谓之认识善恶之原型可也 。 意志若冲动,有不含情智之分子者。*雏出卵,即能 啄粒,非必苦于饥而快于食,其所由发动者,殆如岩石下 坠,水晶凝结,植物生长,悉由自然力之所规定。生殖机 能之冲动亦然,在下等动物,初无所谓苦乐之感也,及生 活之进化,而感情亦随而发展。自高等动物以至于人,殆 无不含有特别之感情者,此其感情,即因其生活动作之或 有障碍,或有裨益,而生苦痛若快乐之现象,是也。在生 物学别感情为苦感、快感二者,是犹分植物为*、木二类 ,其理不圆。正言之,则人类有一种感情,与机能之种类 相当,而借以意识其机能者,而此等感情,本有苦乐之况 味云尔。 精神之生活,以渐进化,则又由感情而生智力。智力 之职分,在即感情所营之动作而***之,使意志知美恶 之别,而有所取去是也。凡人官体之感觉,可谓之感情之 储材。触觉者,创苦之感之材也。味觉者,消化食物以前 之一作用,随吾舌之同化作用而生,所以先验食物之宜否 者也,故味觉非快则苦,其于意志冲动也,非相同则相反 。嗅觉者,又为味觉以前之一作用,即各物体之微子,流 布于空气中,而先验其能否同化,果否宜于健康者也。视 觉、听觉,不必摄取物质,仅于其物至微之运动,而认识 其为何物,然其原始之职分,亦在识别各物之宜于健康与 否,故亦含有快感、苦感之性质,惟不如味觉、嗅觉之明 了耳。耳之识别物质,尤与意志冲动,非为直接,特间接 识别之以向导意志而已。至于悟性,则由联合作用,本其 已知之事物,而推及于所未知者,乃遂脱离感情之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