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绘画中的手法主义和反手法主义(精)/何香凝美术馆·艺术史名著译丛
作者简介
瓦尔特?弗里德伦德尔(Walter Friedlander,1873—1966),出生于德国,先后任职于德国弗莱堡大学艺术史系、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和纽约大学美术研究院,培养了整整两代艺术史学者。作为美术史研究领域的一位现代先驱,他一生著述颇丰,如《卡拉瓦乔研究》(Caravaggio Studies)、《从大卫到德拉克洛瓦》(David to Delacroix)、《克劳德?洛兰》(Claude Lorrain)、《意大利绘画中的手法主义和反手法主义》(Mannerism and Anti-Mannerism in Italian Painting)等。 译者简介: 王安莉,1980年出生于湖北宜昌,曾任职于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现从事艺术理论与艺术史的相关研究工作。
内容简介
在雅各布·达·蓬托尔莫的生平中,瓦萨里[Vasari]这样谈论他在切尔托萨修道院[Certosa]的壁画:“对蓬托尔莫来说,在母题(创意[invenzioni])上模仿丢勒,完全不应该受到指责。许多画家都这样做过,并且仍然这样做着。如此说来,他肯定没有做错。但极为遗憾的是,他把日耳曼风格的全部内容都用到了面部表情,甚至是姿势动态中。他最早的风格极尽优美和典雅,他凭着天生美感娴熟把握了这些,但日耳曼风格的渗入,使之彻底改变,甚至完全清除了。在他受到日耳曼风格影响的所有作品中,只有少许痕迹能让人辨认出之前曾经从属于其人物形象的高贵和优雅。” 作为艺术家,瓦萨里是绝对米开朗琪罗风格的手法主义者。但是作为写作者,他在很大程度上并无派别,总的来说,善意要远远多过批评。他反对蓬托尔莫模仿丢勒的苛刻言辞,毫无疑问,表达的不仅是他个人的观点,也是公众的普遍看法。完全撇开民族主义的话,国外则普遍认为,蓬托尔莫迈出了一大步,并且带来了许多影响。瓦萨里格外精准地看到了蓬托尔莫对于丢勒的模仿不只包括单个特征,对各种母题的模仿——正如蓬托尔莫的老师安德里亚·德尔·萨尔托[Andrea del Sarto]所做的那样,还包括某些基本的东西——风格的变迁,而后者对于文艺复兴绘画的整个结构都构成了威胁。但瓦萨里看得还不够深。丢勒的木版画和铜版画在当时大量涌向佛罗伦萨,并且受到所有艺术家的高度赞赏——正如瓦萨里在另一处记载的那样,不过,并非它们导致了蓬托尔莫的艺术态度发生如此激进的变化;事实情况恰恰相反。蓬托尔莫(但不只是他)生发出了新的感受方式,促使这位广受欢迎的年轻艺术家紧紧追随丢勒的版画,因为,它们像是某些非常贴近他自身感受的东西,而且,它们可以被他用来对抗盛期文艺复兴的典范。 本书率先为手法主义风格绘制了边界。 1. 瓦尔特?弗里德伦德尔是研究16世纪意大利艺术的现代先驱之一,本书是最早为如今所说的手法主义和早期巴洛克两个时期绘制边界并定义特征的研究之一。 2. 直到20世纪初,手法主义艺术仍然不被认为是具有历史重要性的。弗里德伦德尔教授在书中对手法主义时期本身的第一、第二阶段进行区分,并提出了“反手法主义”概念,研究了手法主义时期如何走向终结。直至今日,我们关于手法主义的观念仍不固定,我们依然处在弗里德伦德尔教授全力发起的这场艺术史讨论中,他的深刻见解依旧发挥着贡献。 3. 弗里德伦德尔教授在本书中使用的学术方 丛书由著名艺术史学者范景中教授担任主编,系统性译介了西方艺术史和艺术史学经典论著五十余种,力图全景式呈现出现代西方艺术史学一个多世纪以来的面貌和形态,为国内西方艺术史学研究提供全面详尽的资料、新的研究视角,同时也展示了中国艺术史学薪火相传的学术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