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知心家庭(共赢篇)/卢勤教育文集

给知心家庭(共赢篇)/卢勤教育文集
作者: 卢勤
出版社: 译林
原售价: 29.80
折扣价: 16.70
折扣购买: 给知心家庭(共赢篇)/卢勤教育文集
ISBN: 9787544733557

作者简介

卢勤,原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总编辑,现为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全国更新家庭教育观念报告团成员,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 卢勤长期主持《中国少年报》“知心姐姐”栏目,被广大少年儿童及父母热情地称为“知心姐姐”。她以亲切、平易、认真、深情及独具特色的亲和力,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少年儿童,守护着孩子们心中的希望。曾获中国新闻工作者最高奖韬奋新闻奖、中国内藤国际育儿奖、联合国颁发的支持儿童杰出成就奖,并获全国优秀少年儿童工作者、中国保护未成年人杰出公民、全国三八红旗手和巾帼建业标兵等称号。 卢勤的著作都是超级畅销书,总发行量超过700万册,荣获国家第六届、第八届五个一工程奖,中国图书奖等多种大奖。卢勤在全国各地巡回演讲数千场,是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北京电视台等多家传媒名牌栏目的常邀嘉宾,深受千万家长和孩子的爱戴。

内容简介

我总结“快乐人生三句话”的教育法,最初是受上海的一位 研究记忆法的先生的启发。 他给我讲了如何用“太好了”这三个字改变他和他儿子的 故事。 他告诉我,过去因为儿子学习差,他和妻子常常吵架,每次 儿子考砸了,他们夫妻二人就互相埋怨,还要训斥儿子是“笨蛋”, 结果孩子的学习越来越差,有一天,终于落到了全班的最后一名。 这位先生想,心烦也没有用,不如换一种方法试试。他接过儿 子的试卷,微笑着说:“太好了,儿子!这回你再也没有什么负 担了!” 儿子大吃一惊,忙问:“爸,您是不是有病了?”这位先生说: “没病。你想想,一个跑在最后的人还有什么负担呀,你不用再 担心别人会超过你,你只要往前跑,就是在进步!” 儿子大受启发,一想,对啊,在《龟兔赛跑》的故事里,乌 龟还能跑第一呢!于是,他心里高兴起来,轻松起来。第二次 考试,他的成绩是全班的第十九名。 爸爸拿过试卷兴奋地说:“太好了,儿子!比上回已经前进很 多名了!”听了这话,儿子也很高兴。 第三次,儿子考到了全班的第五名,爸爸激动地说:“太好了! 儿子,你真了不起!离第一名就差4个人了!” “后来,我儿子的成绩一直是全班第一名!”讲到这里,他 的脸上洋溢着一种满意的笑容。 接着,他又给我讲了自己运用“太好了”的心态去处理事情 的例子: 一次,我丢了些钱,妻子非常生气,唠叨着数落个 没完:“你可真笨,怎么会丢钱?要知道这些钱能买一只 鸡,鸡能下蛋,蛋能孵鸡,鸡再下蛋……”她越说越生气, 仿佛丢了这些钱,就丢了一份贵重的家产。我静静地听 着,一言不发,但脸上始终带着微笑,因为我已经想好 怎样“对付”她了。等她说得累了,不再数落时,我慢 慢悠悠地跟她讲:“假如这些钱我没有弄丢,我用它买了 个西瓜,可却是个坏西瓜。我没舍得扔,怕你说我,就 一个人把它吃了。结果,我又吐又泻,被送进医院,花 了好多钱,才把命抢救回来。你说,我这些钱丢得是不 是太好了?”妻子一听,忙说:“丢得好,丢得好,丢钱 要比丢命好!” 他的故事,让我笑得前仰后合,但仔细想一想,很有道理。 我觉得,今天的孩子们就很需要这种心态,应该从小学会乐观地、 潇洒地面对人生,将来肯定会生活得很愉快。 但是,孩子的成长毕竟是需要激励的。要让孩子从小具有良 好的心态,首先家长自己要有好的心态,从内心里欣赏自己的孩 子。没有赏识,也就没有教育。 一位外国作家巴德·舒尔伯格,在一篇文章中回忆小时候他 写出第一首诗后,他妈妈对他的不同态度。他写道: 记得七八岁的时候,我写了第一首诗。母亲一念完 那首诗,便兴奋地嚷着:“巴德,这真是你写的吗?多美 的诗啊!精彩极了!”她搂住我,赞扬声雨点般落在我 身上。我既腼腆又得意扬扬,点头告诉她这首诗确实是 我写的。 整个下午,我用最漂亮的花体字犯诗认认真真地重 新誊写了一遍,还用彩笔在它的周围描上了一圈花边。 傍晚,将近了点钟的时候,我悄悄走进饭厅,满怀信心 北京市翠微小学六年级(6)班的张晨同学把这个故事寄给我, 他在信中写道:“我真希望所有的爸爸妈妈都能读到这个故事。” 是啊,孩子们多么希望在有了进步、创作了一件自己认为“了 不起”的作品的时候,爸爸妈妈能发自内心地对孩子说一声“太 好了”! 现在,很多家长对待孩子的态度不是“太好了”,而是“太 糟了”,对孩子总也不满意。看到考试成绩不理想或者孩子本身 有缺点,往往气急败坏,不是指责就是训斥;他们只允许孩子成 功,不允许孩子失败;只告诉孩子要去跟别人竞争,要比别人强, 不告诉孩子竞争的结果会有输有赢;不去告诉孩子一个人一生的 失败要比成功多得多,要赢得起,也要输得起。 一次,我去北京市太平路小学的“家长学校”讲课,我告诉 家长们,只要你的孩子今天比昨天有进步,你就要微笑着对他说: “太好了!”即使孩子失败了,你也要说:“太好了!你的成功有 了新的起点。” 有位妈妈照我说的办法去做了,很见效。一天,她的儿子中 午回来晚了,沮丧地对妈妈说:“上午听写生字,我错了很多。老 师让我中午重写。”这位妈妈没有像以前那样劈头盖脸地数落孩 子,而是微笑着说:“太好了!孩子,这次你能比别人多练一遍生 字了!”孩子很惊讶地看着妈妈。没有想到,孩子这天中午把作 业写得又快又好。这位妈妈由此大受启发,她认识到对于孩子的 成长,鼓励比打骂更有效。 “太好了”表明父母对孩子的未来充满信心,这种亲情和信心, 是孩子成长进步的动力。P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