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央编译
原售价: 72.00
折扣价: 46.80
折扣购买: 爱因斯坦传
ISBN: 9787511736086
第一章 第二次诞生 ——决定命运的1919 就在这一时刻,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第二次诞 生了:作为传奇和神话,作为整个一个时代的偶像 和圣人,有如凤凰涅槃…… 1919年11月7日,一个灰蒙蒙的冬日星期五的早 晨。当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在他位于柏林哈伯兰特 大街5号的寓所里醒来的时候,他的人生发生了重大 的、决定性的转折。从今往后,他再也不能像以前 那样生活。不过此时此刻,这个40岁的男人,对接 下来的几个星期和几个月里将要面临的、直至他的 生命终结都无法摆脱的状况尚一无所知。“窥见上 帝的秘密”是他的愿望,而像他这样能如此接近大 自然之奥秘的人,也确实为数不多。但现在,指示 他的命运的发展方向,在他奇特大胆的想象中却是 从来未曾料及的。左右其道路的力量战胜了他的意 志。这就是那一天——他在科学殿堂里被敕封圣号 之后的那个日子。 在此之前,爱因斯坦基本上过着一种平静的、 很少受到社会公众搅扰的生活。现在,他很快就将 见识到20世纪除科研和技术之外的另一种产生了巨 大影响的力量——大众传媒。大众传媒发现了他, 通过空前的个人崇拜把他塑造为科学界首屈一指的 世界级天皇巨星。声誉这种东西可以依靠自身的“ 营养”不断提高和增强,以至到最后除了声誉本身 再不需要任何其他滋养。几乎没有一个人像爱因斯 坦那样,能为这一论题提供如此鲜活的证明。今天 ,公众对爱因斯坦肖像的熟悉程度超过任何一个人 ,尤其是那幅披散着一头乱蓬蓬的白发、脸上布满 皱纹、长着一个蒜头鼻子和闪射出天真目光的老年 照片,几乎已经成为所有人心中一成不变的形象。 名声和传媒如同太阳和阳光一样互为前提。声 誉的飙升是传媒链式反应的必然结果。伦敦的《泰 晤士报》便在这个11月的早晨点燃了连锁反应的导 火索。 作为时代的媒体,在无线电广播时代开始之前 10年左右,报纸和杂志正处于鼎盛时期。这家英国 报纸向它的读者们介绍了爱因斯坦的预言,称它“ 即便不是人类思想史上最重要的预言,也是最重要 的预言之一”。《泰晤士报》一向以矜持克制和客 观冷静的绅士风度闻名于世,而这一次编辑部却一 反常态,以前所未有的激情报道了这一“科学中的 革命”。 但是,对于远在柏林、这一轰动事件的“始作 俑者”爱因斯坦,报道的内容却丝毫也不新鲜。因 为报道中所说的“革命”,指的是他的广义相对论 ,而这一理论的建立至少已经是四年以前的事情了 ;报道所援引的消息——五个多月之前进行的一次 天文观测证实了爱因斯坦的“宇宙的新理论”—— 他也早已经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