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平生(冯其庸口述自传)
作者简介
冯其庸 1924年生,江苏无锡人,教授,知名学者,红学家。历任中国人民大学讲师、副教授、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红楼梦研究所所长,中国红学会会长,《红楼梦学刊》主编,中国戏曲学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院长、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等。1996年离休。荣获***“中华艺文奖”终身成就奖和中国人民大学吴玉章终身成就奖。主要著述,除以《红楼梦》研究著称于世,尚涉历史、国学、文学艺术、考古、文物鉴定收藏等诸多领域。其文章、专著、诗词、评批、文献加工整理,以及书信、收藏、绘画、摄影等,均收入三十五卷本《瓜饭楼丛稿》和十五卷本《瓜饭楼外集》。
内容简介
找到玄奘取经回国的明铁盖山口古道 我去西域做调查,从1986年到2005年,刚好是20年,帕米尔高原我上去三次,和田去了五六次,库车也是六次。 1998年是第七次去**,这次也是到了帕米尔高原,这是我第二次上帕米尔高原。**次到了红其拉甫这一带调查,没有任何结果,等于是一次观光旅游。等到了1998年我又上去了一次。其他的几个口岸,就是对外交通的口子,我挨着次序,差不多都调查了一遍。怪石沟这一带西部的口子,我先后都去过,都对不上玄奘的《大唐西域记》所记载的情景。 1998年到了帕米尔高原的塔什库尔干,那个地方有一个咱们部队的招待所,我就到招待所住。因为上次已经去过一次,再加上南疆*区也已经电话告诉他们我要上去了,所以他们早有准备。 我住的地方刚好跟招待所的领导靠得很近,我听着他们在商量,说明天怎么安排冯老的活动?有的人说到红其拉甫,有的人说到哪里。我一听着急了,我说,我不是来观光的,我上次已经看过一次,没有必要到那些地方去了。我说,我这次一定要到明铁盖。他们一听说是明铁盖,就说不能去,明铁盖路程很艰难,没有正式的道路,吉普车虽然能开,但是颠簸得**厉害,你的年龄已经这么大了,禁不起这样颠簸。我说不行,我这次来,目的就是指着明铁盖来的,如果不能去明铁盖,别的地方我哪儿也不去。我一定要到明铁盖,你不要管颠簸,你只要有车把我送到那里,我就满意了。后来他们一看我那么坚持,就同意送我去明铁盖了。 道路当然很颠簸,一直等于是跳着走的,“嘭咚嘭咚”地跳。从塔什库尔干到明铁盖,塔什库尔干是海拔4000米,明铁盖是4700米。走到接近明铁盖的一个地方,我们部队有一个边防站,是喀喇其库站。到喀喇其库站,停下来吃饭、休息。 边防站领导带着我走出房子,到外面看看,旁边有一条大河,叫喀喇其库河,河水奔流得**急。我想调查玄奘记载的公主堡,我就说公主堡能不能看见?能不能去?他们就把我带到河边,原来那里有一座木桥,已经被大水冲掉了,没有桥了。他说你要去公主堡,就过河,沿着山根的小路,沿着这条河,一直往北走,可以看到隐隐约约的堡垒一样的山头,他就数着第几个山头,其实我看不大清,都是他告诉我第几个山头排着数过去,大致可以看到公主堡的那个山包。 可是无法过河,因为那个水倾斜度很大,奔腾很急,也看不到有多深。他先是想让我骑在马上过去,但是也不放心。如果水淹进马耳朵,马就没有办法了,就会淹死,人也就无法救了。因为水流这么急,万一马失蹄,陷下去就被水冲走了。后来说找两个战士,架着我,背着我过去。我说不能这样,深浅都不知道,万一一脚到了深的地方了,我们三个人都无法挽回。所以我只好说不去了。 我就决定不去了,说完不去,就回头了,回头无意中看见旁边插着一个路牌,指的方向是往上,写着“瓦罕通道”。我一看就高兴得不得了,我说我寻了半天就是要寻找 “瓦罕通道”。因为唐代的文献记载,玄奘回来是从瓦罕地区回来的。现在有一条小道叫“瓦罕通道”,那意思是通到瓦罕去了,那他从瓦罕回来肯定是从这里回来的。所以我马上把这个意思告诉他,我说这指向哪里,他说到明铁盖,我说那我们往明铁盖走,我原来计划的也是去明铁盖。一看有“瓦罕通道”,又指向明铁盖,我就**兴奋。我说,一定要到明铁盖去,这下连边防站的政委也**有兴趣,他说,那我跟你一起去。我们就一起上了吉普车,继续往上走。 山越来越高,没有路。从山顶上流下来一条水道形成浅滩,夏天雨水充足和冰雪融化的时候,山顶上的雪变成汹涌澎湃的洪流往下冲,所以河道很宽。到了9月以后山上早结冰了,也不下雨,所以水道就一下就变小了,很宽的水道中间只有一点点水流了。吉普车刚好沿着水道旁边的斜坡,稍微倾斜一点,就可以往前开。一路就开到明铁盖前哨的哨所。 守护明铁盖山口的有一个碉堡,战士背着*,在那个碉堡顶上守望。我们到了哨所的营房停下来,听守在明铁盖的战士讲,这是当年唐玄奘取经回来的地方。他们说,这是世世代代的牧羊人传下来的话,前面还有一个波斯人的墓。我请他马上带我去看那个波斯人的墓。波斯人墓已经是基本上快消失了,但是还有一大堆石头,大大小小的石头,在墓顶上有几块比较大的石头,还放了一个羊头,很大的羊头。这个羊头看起来是有人专门去放在上头的。 他们说前面拐弯的地方有一个冰洞,冰洞里还有冻僵了的尸体,是哪个年代的大家都不知道。他们的战士告诉我,到冰洞口子就顶不住了,那个冷气直往外散,根本不能进去。我想去看看,我也没跟他们打招呼,我也不知道边疆前线的情况,我就往河道前面的拐弯走。前面是一排冰峰,冰峰背后就是克什米尔,印度和巴基斯坦争端的地方。到那个冰峰为止,这边是我们的,那边是他们的。 按规矩我们可以走到冰峰再过去大约30米,但是一定要两边的边防站互相打招呼。比如我们中国边防站通知那边的边防站,我们有人过来考察,要过这个地方,他们许可,那你过去就不会有问题,如果你没有得到许可,你靠近边境了,你就要特别警惕了,万一引起误会,开起*来就麻烦了。 我当时不知道这些规定,背着相机,就往水道的拐弯处走。因为那时候水已经没有多少了,能跨得过去。我想至少看看冰洞究竟在什么位置。他们也不知道我想去看,他们发现了以后,连忙拼命地往我那面赶,把我拉回来。他们说千万不能再往前走了,按规定你再要过去一定要跟他们打招呼,否则的话他们就当作你要越过边境去了,那就要发生误会了,这样我就只好回来了。 我记得玄奘《大唐西域记》里面记载的是个藏宝洞。有一次波斯商人回去的时候,带了大批的骆驼、珍宝,结果碰到大风雪,严寒,*后堵在一个洞子里,全部被冻死了。他们感觉到已经危险了,先找了一个地方把珍宝藏起来了。老百姓说有一个地方是藏宝洞,但是究竟在什么位置不知道。 有一位战士告诉我说,一个牧羊人在浅滩上捡到了一件宝物。当然我们也没有看见,战士也没有看见,只是听人说。但是这些传说给我一个明确的信息,就是玄奘确实是从这个口子上下来的。 因为从这个口子往下去,《大唐西域记》记载的几个点都找到位置了,波斯人的墓,底下的公主堡。《大唐西域记》里的标题是《汉*天种》,记载了一个故事:中原的皇帝有一个公主,远嫁到西部的一个**,对方**派人来接,这里派人送,碰了头以后一起往西部走。走到现在叫公主堡的这个地方,碰到那个**内乱,就通知现在不能去。因此就在现在叫作公主堡的那个城堡里停留下来了,停留的时间比较长,公主忽然怀孕了,后来生了一个健壮的小男孩。当时双方的人都**紧张,说这个怎么交代呢?娶亲,半路上生下孩子来了,要处死护送的人。忽然伺候公主的*鬟说,我们公主怀孕是上天的意思,每天中午,太阳升到*高的时候,天上下来一个**威武的将*,就跟公主好,之后公主就怀孕了,所以现在生的孩子也很健壮,很威武的。这样就免了迎送两方面的灾难。也因为有这种事,也不好再回去了,所以就停留在这个城堡里了。玄奘记载了这个故事。 公主堡这个名字是斯坦因去调查这个地方的时候简称的,因为公主在这个城堡里待过,所以大家说这个地方就叫公主堡了。公主堡也在这条线路上。但是我上去的时候是从塔什库尔干坐吉普车到明铁盖,没有经过公主堡,只是远远看到公主堡在前面,可是隔着一条大河。所以我一直不明白,玄奘是怎么去公主堡的。实际上我现在走的是1949年后新开的近路,不是玄奘下山原来的瓦罕通道。 不管怎么样,几个重要的点都走到了,玄奘从公主堡下来以后是塔什库尔干,唐代的石头城还在,玄奘在那里住了二十天,这都有记载,都是原地方,一点没有差错。这许多地点,就可以形成一条线路,玄奘确实是从明铁盖山口,一路往底下走,然后到了塔什库尔干,到了石头城,在石头城停留了二十天。所以玄奘回来走的瓦罕通道,从明铁盖山口下来,这一点可以确信无疑。只是他为什么会到公主堡,这个疑问还未解决。 冯其庸先生口述:全景式记录九十四年风雨历程 本书为**文史学家冯其庸先生口述,由**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录音后转换成文;经传主五次修改、*终定稿,并附加大量彩色、黑白图片。本书文笔生动,深入浅出,图文并茂,是一部韵味悠长的口述自传,*是一幅真实再现中国近百年社会变迁的历史长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