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清华的110种方式(Ⅱ)

离开清华的110种方式(Ⅱ)
作者: 编者:张超//何雪冰|责编:王巧珍
出版社: 清华大学
原售价: 80.00
折扣价: 56.80
折扣购买: 离开清华的110种方式(Ⅱ)
ISBN: 9787302617495

作者简介

张超,副教授,曾任清华大学团委副书记、清华大学党委学生部副部长、学生处副处长,现任清华大学党委组织部副部长、学生职业发展指导中心主任。

内容简介

刘新新:坚持适合自己 的路才是你应该走的路 被学校约稿,我有点意 外,因为我的经历很普通, 本科毕业就在一家国企工作 ,没有轰轰烈烈的创业史, 就是一个普通的工程师一步 步成长起来的平凡故事。不 过听了约稿的初衷,我想也 许我的经历对同学们的就业 会有些借鉴意义,所以今天 就和大家一起来聊聊我的故 事。 我是2004年从黑龙江省 七台河市考入清华大学材料 科学与工程系(也就是现在 的材料学院),七台河市最 出名的是煤炭和短道速滑, 可惜我不会滑冰,我家也没 有煤矿。但即便如此,刚入 清华大学那会,我依然自信 心爆棚,因为初中以后尤其 是高中一直自认为是学霸, 从不觉得学习是件难事,可 是进入清华以后我渐渐发现 ,尽管自己很努力地去听课 、上自习、写作业,最后考 试的时候成绩也就维持在中 等,只有那些不是主专业的 课,成绩才可能在上游。你 的身边到处是牛人,随随便 便就考个满分。那时流行的 课程顺口溜“随机过程随机 过,量子力学量力学”,真 的是我学习的真实写照。曾 经有那么一段时间,我有些 抑郁。但是园子内丰富的业 余文化生活及时地挽救了我 ,我在各类学校举办的文体 活动和各种社团组织的交流 活动中找到了自己的长处, 也发现了很多乐趣,所以我 渐渐接受了平凡的自己。大 四的时候,同学们都在研究 出国或考研,可我就想早点 毕业,抓紧投入社会的怀抱 。于是2008年8月,在全国 人民都兴高采烈地奔向北京 观看奥运会时,我收拾行囊 离开了北京,回到我的家乡 110个名字,110个选择,汇聚成为“离开清华的110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