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生态养殖系列丛书:现代生态养殖系列丛书:果园山地散养土鸡修订版

现代生态养殖系列丛书:现代生态养殖系列丛书:果园山地散养土鸡修订版
作者: 张彬
出版社: 湖南科技
原售价: 28.00
折扣价: 22.40
折扣购买: 现代生态养殖系列丛书:现代生态养殖系列丛书:果园山地散养土鸡修订版
ISBN: 9787571003685

作者简介

张彬 湖南农业大学,教授,作者长期工作生产一线,具有重要的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

内容简介

第一章概述 果园山地散养土鸡是将传统方法和现代技术相结合,遵循生态学原理并以现代技术为指导,通过人工设计的养鸡模式,充分整合果园山地资源,使养鸡生产与环境和谐发展、完美结合,获得较大的综合效益。养殖过程中,养殖户根据各地区的特点,利用荒地、山地、果园、农闲地等进行规模养鸡,实行放养与舍养齐头并进的模式,让鸡在果园、林地间自由采食饮水,摄取生态环境中的营养物质,尽可能降低化学药品与饲料的使用量,这样可以大大改善鸡肉的风味,生产出风味鲜美、安全放心的生态鸡产品。果园山地散养土鸡具有很多明显的优势,例如成本低,投入少,经济效益高,很适合于湖南地区,特别是湘南、湘西等丘陵山地较多的地区的养殖户采用。 一、果园山地散养土鸡的特点 (一)感染疾病的风险降低 改革开放以来,室内养鸡技术的飞速发展使鸡肉与鸡蛋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但是由于环境因素的影响,例如空气质量不好、光照条件差、鸡群饲养密度过大等,导致鸡群免疫机能下降,容易发生疾病。在这种情况下,养殖户通常会大量使用药品、疫苗和其他各类添加剂,这使得养鸡产品的安全卫生问题和养鸡的经济效益越来越低等问题接踵而至,而果园山地散养土鸡却与室内养鸡有天壤之别,鸡活动于室外,有空气清新、运动充分、鸡群密度低等优势,且在偏远的山区,与外界很少发生交流,这样充分保证了生态养鸡的安全性。 (二)投资少、风险低,经济效益高 果园山地散养土鸡无需大规模建造笼具和室内大棚,养鸡规模从几十只到几千只不等,尤其适合于山区或者一些生态环境较好的欠发达地区。鸡的主要食物为果园山地之中的嫩草或者昆虫,根据实际情况补充比较缺乏的营养物质即可,从而节省饲料成本。这种生态养鸡的一大特点就是生产成本低,而市场的售价却比室内的养鸡产品高很多,经济效益明显,有利于在山区推广。 (三)节约土地资源 果园山地散养土鸡充分采纳了传统的养鸡方法,只需构造简单的鸡舍,鸡舍的构造成本低,同时在果园山地中利用空闲地实施立体养殖,无需占用太多的土地资源,也提高了土地的综合利用效率,对于农村等欠发达地区在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方面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四)降低环境污染 果园山地散养土鸡远离人们的生活区并且饲养密度低,鸡的排泄物可被果园山地中的植物所充分吸收,循环利用,既可以使土地肥沃,也可以改善环境,从而间接地提高了果园山地的林业经济效益。果园生态养鸡可以降低有害昆虫数量,减少农药的使用量,既保证了果品安全,又减少了环境污染;生态养鸡本身对鸡使用的兽药量也随之减少,保证了养鸡产品安全性导致了环境污染程度下降,这也是鸡的适应性与生存能力强的原因之一。 (五)节约粮食 果园山地散养土鸡中鸡的食物是以生态环境中的草与虫为主,而补加的食物为辅,节约了精料,较好地解决了“人畜争粮”的问题。果园、山地中的食物资源非常丰富。如果每只鸡节约1.5千克粮食,按照每年出栏2000万只来统计,每年可以节约3万吨粮食,等于增加耕地2670公顷。 二、果园山地散养土鸡的意义 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物质生活品质的需求日益加强,食品安全问题的形势逐渐严峻,如何生产优良美味的产品是畜禽业一项重要议题,也是消费者们最关心的问题。客观地讲,果园山地散养土鸡的重要性日益显著是社会发展的必要趋势。总体来说,果园山地散养土鸡有如下重要意义:首先,果园山地散养土鸡有传统养鸡方法作为基础,并利用科学的养殖技术作为重要支撑,保证了鸡肉的优良品质,保障了消费者的权益。生态养鸡的产品未使用违禁药品,户外养殖使鸡肉品质鲜美可口,既保证了安全性,又提供了味觉享受。其次,果园山地散养土鸡是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具体表现。果园山地散养土鸡吸收了现代养鸡技术的精华且结合传统的养鸡文化,使养殖户获得丰厚的利润,在生态养鸡规模慢慢扩大的同时,又给当地群众提供了更多就业岗位,合理分配当地剩余劳动力,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最后,果园山地散养土鸡是科学发展观在畜禽领域的应用与升华,果园生态养鸡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消耗少量投资,走的是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道路。生态养鸡讲究的就是合理利用自然环境提高经济发展速度,要实现发展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们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最终实现经济持续平稳发展。 三、果园山地散养土鸡产品的特点 果园山地散养土鸡之所以比室内规模养鸡有着更大的经济效益,在于生态养鸡有其鲜明的特点。生态鸡抵抗力强、用药少,这足以保证生态养鸡产品的安全性,生产出来的鸡肉、鸡蛋都是安全有机绿色的生态食品,让消费者吃得放心,觉得即使价格比普通产品高,也是物超所值;生态养鸡的过程中,食物来自果园、山地等资源丰富的生态环境中,并且由于生态鸡运动量足够,促使鸡肉内肌内脂肪、肌间脂肪、肌苷酸、谷氨酸钠、牛磺酸的含量丰富,肉质细嫩、味道鲜美,鸡蛋营养物质含量高,口感与本地鸡大致相同。由于生态养鸡产品有上述特点,导致生态养鸡产品在市场售价高,利润大。 四、果园山地散养土鸡的生产现状 现代肉鸡养殖在我国起步较晚,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90年代以前,我国的养鸡业水平与畜禽业发达国家相比还有非常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产量低、经济效益低、饲料使用量高等。进入90年代后,我国的家禽养殖业利用科学技术作为有力武器才得以迅速发展,目前我国的养鸡行业在全球已经占据很重要的地位。 纵向来看,我国养鸡业虽然产量和质量较以前有所提高,但是与全球的发达畜禽业国家横向比较来看,我国的养鸡行业仍然还有很多不足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当前,我国肉鸡养殖的底子不够牢实,鸡的重要经济性状,诸如生长速度、上市日龄、上市体重、料肉比等指标较国外而言还相当落后。按照国内的消费需求,企业通常将国外引入的鸡种变成“速成型”肉鸡,这些养殖方式所得的产品不适合国人的饮食习惯,从而这些产品主要用于出口。而国内消费者青睐的都是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优质鸡品种,或者引进品种与优质品种杂交选育的后代。研究表明,我国地方鸡种的肉质较国外品种而言有很明显的特点,特别是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较高,有些还具有药用价值,可以作滋补品。 由于果园山地散养土鸡有很多室内养鸡没有的特点和巨大生态效应,这一养殖方法在很多地区都得到响应和积极地推广。以怀化市为例,果园山地散养土鸡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制定了许多发展的优惠政策,成立了技术攻关小组,认真总结在养殖实践过程中的技术与经验,在怀化地区加以推广和宣传,各部门积极协调配合,并且政府还鼓励企业参与,对养殖户进行技术培训。总而言之,果园山地散养土鸡已经逐渐引起养殖户和消费者的重视。虽然还有很多缺点,但是在市场效益巨大的动力下,必然能飞速发展。 五、果园山地散养土鸡的发展前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与社会进步,果园山地散养土鸡会因为其产品优势而受到消费者青睐。现代生活追求的是绿色、无公害且美味,生态养鸡产品符合现代消费需求的一系列特征,因此果园山地散养土鸡是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由于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并且在室内快速养鸡的一度冲击下,欠发达地区的土鸡饲养量一度骤减。而吃土鸡蛋、喝土鸡汤一直是中华民族饮食习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市场的杠杆作用下,土鸡产量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即使现在人们已经意识到生态养鸡蕴含的巨大商机,但是其规模的发展还处于初始阶段。技术的不完善、规模小等特点,使果园山地散养土鸡还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可以说,养殖户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还大有可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关注生态环境和食品安全已经进入了人们的视线。我们国家以“科学发展观”作为21世纪的重要思想武器,阐述了人与环境和谐共同发展的重要性。果园山地散养土鸡充分利用生态环境中的资源,在养殖过程中改善了其所在的生态环境系统,维持了生态系统内的生态平衡,推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养殖模式。 第二章果园山地散养土鸡应具备的条件 一、果园山地散养土鸡可行性调查 (一)生态养殖起点低 1生活环境要求低:果园山地散养土鸡主要特点在于将传统方法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从而区别于室内养鸡。生态养鸡一般远离人口密集的城镇,因此土地规划的空间比较大,养殖户可以因地制宜,规划出用于生态养鸡的场地。果园山地散养土鸡的硬件条件也相对简单,例如鸡舍就可以简易构造,这是区别于室内养鸡的一大重要特点。 2经验与技术指导丰富:果园山地散养土鸡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但专家在生态养鸡的实践中作出了不少研究成果。生态养鸡与传统养鸡有一定的共性,因此对于养殖户而言,生态养鸡并不陌生。在专家撰写的一系列生态养鸡文章中又不乏如何利用现代科学技术高效养殖等方法,因此在技术和经验上并不是摸索阶段,而是利用现有研究成果来指导实践生产。 3鸡品种的可选性高:众所周知,我国是生物资源大国,生态资源多样性在全球首屈一指。我国畜禽业的各地方品种也让养殖户在选择的时候不好判断,养殖户依据市场需求与当地自然环境,可以选择出最佳鸡种来进行果园山地散养。 (二)可观的经济效益和优惠政策 果园山地散养土鸡可行的另一重要原因在于其可观的经济效益。 首先,我们从直接经济利益分析: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日益增加。从过去的鸡蛋内含苏丹红到今天一些洋快餐店大量使用“速成鸡”,这些“惊心动魄”的举动使消费者对鸡肉安全产生了疑虑,这也导致了鸡肉生产及其附带产业的萎靡,而生态养鸡无疑是养鸡行业重振旗鼓的一条康庄大道,科学的管理、低碳环保的饲养方式等特点以及中华民族对土鸡饮食文化的热情决定了果园山地散养土鸡具有可行性,这是市场的刚性需求。根据最新的调查,在南昌,白羽鸡与洋鸡受到“速成鸡”的影响,其价格应声走跌,土鸡的价格却一路飙升,涨幅达20%以上。调查人员还发现,在南昌某些市场内一些土鸡的价格达到每千克48元以上,而洋鸡价格从每千克10元降至每千克8元,白羽鸡已无影无踪。土鸡虽然价格高却供不应求。从价格走势与现在的食品安全形势来分析,果园山地散养土鸡具有高度可行性。 其次,果园山地散养土鸡间接促进了林业的发展。根据果园山地生态的定义及饲养管理方法可知,生态养鸡必然与林业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以果园为例:养殖过程中,鸡可以除虫,排泄物也可以作为肥料,使果树及相关产品的农药使用量递减,增强了蔬菜水果产品的安全性及可靠性,这样所带来的间接经济效益也是不可忽略的。 最后,政府的大力支持是果园山地散养土鸡的重要动力。中央文件就明确提出了鼓励“家庭农庄”的养殖模式。以湖南省怀化市为例,怀化市政府为发展畜牧业提供了优惠政策:政府出资修建养殖场道路,并架设输电线路,还给予一定的补贴用于养殖场基础设施建设,从县到村,各级加以高度重视,相关部门积极配合促进该产业发展;成立以畜牧部门为主的技术小组,致力于研究与相应地区适应的养殖技术并加以推广。政府鼓励所有单位与个人参与,共同带动社会经济和产业的发展。 二、对放养场地的要求 放养场地的选择要考虑鸡的养殖需要,如是否方便饲养管理、是否有防疫屏障等,也要顾及售出的渠道是否便利等因素,因此必须根据各种因素的重要程度加以整合来进行选址。首先,所选的场址必须有相对较高的地势、湿度不宜过大,这样可以避免引起潮湿或者积水导致各种病菌滋生,影响鸡的健康;场址应该选择背风向阳的山坡面,避免被风直接吹。这样在冬天也可以让鸡群享受充足的阳光,避免因为冷空气入侵使鸡群染病,且对鸡的生长发育,尤其是蛋鸡的养殖更为有利;场址要有充足的水源,水是生命之源,保证优质充足的水源是高效优质养殖的前提;无论在果园还是在山地,树木、草丛不宜过高和过密,避免鸡群没有充足的光照;选择的场地的生物多样性没有被破坏,生态养鸡的主要场所在自然环境中,鸡的食物很大程度来自生态环境中,所以应保证果园、山地中的生物多样性能提供给鸡更为丰富的野生食物;不将场址设在易发生或者有潜在可能发生自然灾害的地区。还应避开蛇、黄鼠狼和狐狸等天敌频繁出没之处。 选择放养场地还要考虑经济问题,放养场地不能离居民区太近,因为养殖过程中的废弃物或者气味容易对居民生活造成影响;同时,要有便利的交通,使生态养鸡产品可以以更快的速度和更低的运输成本流通至市场;最后要保证场地能顺利通水通电等,虽然生态养鸡更多的是利用自然环境来提升鸡的质量,但是结合一定的人工饲喂和科学技术也是有必要的,所以应保证供电以备不时之需。 三、果园山地种类及特点 (一)山地种类及特点 1定义 散养土鸡通常选用丘陵地带为好,丘陵属地理学名词,是指高低起伏,坡度较缓,连绵不断的低矮隆起高地。海拔高度在500米以下,相对起伏在200米以下。由各种岩类组成的坡面组合体,是山地久经浸蚀的产物。山地指海拔500米以上,起伏较大的地貌。 2特点 湖南的丘陵山地是由一系列北东—南西走向的雁行式排列的中山、低山和位于其间的一系列丘陵盆地组成。平均海拔500~1000米,高峰可超过1500米。主要山地有雪峰山、幕阜山、九岭山、武功山、九华山、黄山、怀玉山等。盆地主要由红色砂页岩或石灰岩组成,海拔100~400米,规模较大的有湘潭盆地、衡阳—攸县盆地、吉(安)泰(和)盆地、金(华)衢(县)盆地等。本区属典型的亚热带景观,夏季高温,年降水量1200~1900毫米。天然植被为典型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性土壤是红壤和黄壤。这里是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除水稻外,棉花、苎麻、甘薯、经济林木的油茶、油桐、乌桕、茶以及柑橘等,都占有重要地位。 (二)果园种类及特点 1专业化商品生产果园 专门生产商业果品的果园以供应优质果品、获得最大经济效益为目的。所栽果树必须栽在最适宜区内,选择最优良的品种。大面积生产时,应配有相应的生产设施和机具,完善的包装、运输贮存、加工和信息服务等职能机构。 2庭院式及观光性质的果园 家庭庭院和观光果园多数在城郊和居民点附近,这类果园以服务城市、公园、建筑物的布局为前提,应栽种不同花期、不同成熟期、观赏和食用兼用的树种、品种,使周围花果相连,美化环境。 3间作型果园 间作型果园指果树间作其他作物的果园,如果粮间作、果菜间作、果瓜间作及果药间作等。这种形式的果园在人多地少的地区较为普遍。一般果树行距较大,间作物较低矮,可以充分利用日光,取得较好的立体生态经济效益。有些地方利用梯田边缘种植葡萄,让其自然垂挂,可以充分利用太阳光能,且梯田壁的昼夜温差较大,有利于浆果品质的提高,在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又可以使葡萄的枝叶覆盖保护梯田壁,减少梯田的水分蒸发量,有益于梯田面上种植的庄稼。 4平地果园 平地果园指地形坡度较小的冲积、风积和河滩地果园,如黄河故道、黄泛区以及其他河流沿岸的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0.5%以下)、营养比例失调,N、P奇缺,种植农作物产量也较低。有的地方还存在着“风起沙移”的现象,起沙处果树露根,萌蘖丛生,落沙处埋没树干,树体偏冠。春天开花季节,往往风沙大起,影响正常的开花坐果,必须设置防护林带,防风固沙;移淤压沙,增施有机肥和补充微量元素以改良土壤是行之有效的措施。平地果园,在同一地区的气候条件差异不大。地势平坦有利于机械化管理,生产资料和产品的运输也十分方便。但在通风、光照、昼夜温差、控排水方面不如山地,因此果品的质量(着色、含糖量、耐贮性)一般较山地差。 5山地与丘陵果园 习惯上将坡度在10°以上的称为山地果园,坡度在20°~30°的山坡一般种植根深、抗旱性强的仁用杏、板栗或核桃,30°以上的山地不宜建园。 ①山地果园特点 山地的气候受海拔高度的影响,如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4℃~0.6℃。原则上应将温度要求较高的果树安排在海拔较低处,而喜冷凉的果树,可在海拔较高处建园。北方落叶果树中需温较高的树种有桃、砂梨、枣、核桃、柿、板栗、石榴、无花果,而需温较低的果树为苹果、梨、山楂、杏、李、樱桃、猕猴桃、树莓、醋栗、榛子。 ②丘陵地果园特点 丘陵地虽无山地那种树种垂直分布的特征,但仍有起伏高低的地势,出现土层厚薄不一的情况,气候也会受到坡向的影响。如向阳坡(南坡)光照强,日照的时间也长,日夜温差大,果实品质好,但容易发生晚霜冻害及日灼,地面蒸发量大,植物蒸腾作用旺盛,失水多,容易发生干旱。北坡(阴坡)则相反,日照时间短,空气比较湿润,土层厚于南坡,果树生长较旺盛,但果实品质不如南坡。东坡和西坡的情况介于南坡和北坡之间。山谷阴湿,日照时间短,但昼夜温差大,冷空气下沉,容易发生霜害和冻害。 ③山地丘陵地建园 山地、丘陵地建园时,应特别强调防护林营造,改土和水土保持工程,栽培管理中施行深翻扩穴、客换好土、地面覆盖,使土层厚度达1米左右,才能保证山楂、杏、苹果、梨、桃、核桃、柿、板栗、樱桃等果树正常生长结果。甜樱桃应栽在避风、空气湿度较高的地方。 6盐碱地果园 盐碱地上建立的果园称之为盐碱地果园。 地势低洼的地方及河流两侧往往会出现盐碱地,土壤黏性,通气性差,土壤肥力常因土壤黏性出现生理干旱,或因pH值增高使某些营养元素为植物不可利用,果树易得缺素症。 在轻度盐碱(含盐量小于0.1%)透气性较好又不易受淹的地方,除喜酸性土壤的板栗外,还可栽各种果树,其中当以梨、枣、杏、桃较宜。同时要注意选用抗涝和耐盐碱的砧木。盐碱地建园前可先种植耐盐的绿肥作物(如田菁)、作台田和覆草,可减轻盐的危害。 7城镇郊区四旁果园 城镇郊区交通方便、人口集中、消费量大、人均耕地面积小,但农田设施较好,肥水充足。按照郊区为城市服务的方针,可以发展多种果树,尤其是不与西瓜争夺市场的、不耐贮运的、以鲜食为主的多种小水果,如樱桃、草莓、水蜜桃、鲜食葡萄等。进行矮化密植,实行工厂化生产。或按城市规划,建立观光果园。在“四旁”空隙地,可以栽种多种果品。不仅可以绿化、美化、净化居住环境,还可以品尝到最新鲜的果品,自给有余时,可作为商品果的补充。也可以组织四旁果园进行商品果生产。选好树种和品种,进行科学配置,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 四、养殖经验和技术要求 果园山地散养土鸡最终目的为以较低成本追求最大的利益,因此在养殖过程中,养殖户必须抓住每个过程的细节,从品种选择到棚舍建设,再到养殖管理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充分利用所拥有的资源,达到既降低成本又增加经济效益的目的。 从养殖户的角度出发,全方位介绍果园山地散养土鸡的规范化操作技术,语言通俗易懂,操作简明扼要,力求让读者一看就懂,一学就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