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社科文献
原售价: 39.00
折扣价: 27.30
折扣购买: 毛泽东与中国道路
ISBN: 9787509751756
唐洲雁,男,1962年出生,安徽宿松人,南开大学哲学学士、硕士,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中央文献研究室研究员。长期从事毛泽东著作编辑和研究,参加过《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毛泽东年谱》(1949-1976)等著作的编辑和写作。专著《邓小平理论的内在逻辑与历史发展》曾获国家图书奖。撰写或主编有关毛泽东的书籍10余部(本),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独立承担过两项国家社科基金课题。
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便致力于把马克思主义普 遍原理与 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1922年1月,在党指导下创刊 的青年团 杂志《先驱》就率先提出,要把“努力研究中国的客 观的实 际问题”,而求得“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作为“ 第一 任务”。 1922年7月,刚刚成立一年的中国共产党在上海 召开第 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鲜明地提出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 社会主 义、共产主义。它在现阶段的革命纲领,即最低纲领 是:消 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 义的压 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民主共 和国。 从此,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明确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 命 目标。 确立了伟大的奋斗目标,还必须找到一条到达彼 岸的正确 道路。根据十月革命的成功经验,年轻的中国共产党 选择了开 展工人运动这一斗争途径。在党的领导和推动下,很 快掀起了 工人运动的第一次高潮。以1922年1月香港海员罢工 为起点, 在持续13个月的时间里,全国发生大小罢工100余次 ,参加 人数在30万以上。 1923年2月4日爆发的京汉铁路大罢工,使第一次 工人运 动达到顶点。2月7日,此前口口声声宣称“保护劳工 ”的直 系军阀吴佩孚血腥镇压了京汉铁路沿线的工人罢工, 共产党员 林祥谦、施洋先后被残忍杀害。 血的教训告诉中国共产党人,面对强大的敌人, 要赢得斗 争的胜利,就必须争取一切可能的同盟者,壮大革命 队伍,开 展武装斗争。而此时,在中国的南方,孙中山已经拥 有了一支 数万人的武装。因此,争取与国民党的合作,成为共 产党人的 必然选择。 在共产国际的推动下,1923年6月在广州召开的 中共 “三大”通过《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 》,提出 “以国民革命运动为中心工作,以解除内外压迫”的 基本任 务,强调“中国共产党须与中国国民党合作,共产党 党员应加 入国民党”。 半年过后,同在广州,国民党在孙中山的主持下 ,召开了 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事实上确立了“联俄、联共、 扶助农 工”的三大政策,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国共合作的实现,很快促进了工农运动的恢复和 发展,开 创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新局面。 1925年1月召开的中共“四大”总结了国共合作 一年来 的经验教训,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 问题和工 农联盟问题,对大革命高潮的到来起到了有力的推动 作用。 全国范围的大革命高潮是从上海的五卅运动开始 的,很快 席卷全国,波及北京、广州等几十个大中城市,各地 约有1700 万人直接参加了运动。 1926年,国民革命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年 7月,国 民革命军誓师北伐,在沿途工农群众的踊跃支持下, 一路势如 破竹,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先后击败了军阀吴佩孚、 孙传芳, 几乎控制了大半个中国。时任北伐军前敌总指挥的唐 生智由衷 地说:“我们这次革命的成功,完全是工农群众的力 量。” 然而,由于年轻的中国共产党人缺乏足够的经验 和理论准 备,忽视了对国民革命领导权和革命武装的掌握,自 恃掌握武 力的国民党新右派蒋介石举起了屠刀,于1927年发动 “四一 二”反革命政变,公然叛变革命。 在革命紧急关头召开的中共“五大”,对武汉汪 精卫政府 也丧失警觉,采取右倾迁就政策,未能在生死存亡的 关键时刻 为全党指明方向。不久,汪精卫也背叛革命,发动“ 七一五” 反革命政变。 蒋汪相继叛变,使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从 1927年3 月到1928年上半年,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被杀害的达 31万多 人,其中党员2.6万多人,党员数量从大革命高潮时 的近6万 人急剧减少到1万多人。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在血雨腥 风中夭 折了。P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