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鹭江
原售价: 42.00
折扣价: 26.88
折扣购买: 长得逍遥自在心(精)
ISBN: 9787545913828
。。。
道”,强为名之曰“大”。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是先于天地而存在的,是无形无质的。道也就 是“无”。“无”中生“有”,“有”是道化生的作 用;“无”化出“有”,就是产生了天地万物。细加 分析,又可以说“道生一”——道化为世界的元气; “一生二”——从道的元气中分出阴阳:“二生三” ——阴阳二气衍生众多;“三生万物”——众多衍生 无穷之物。(按:以上解说与“太极图”所表示的意 义相近)但“无”中生“有”,并不是说“无”不存 在,“道”不存在了,“无”或“道”仍然周流不息 于万物之中,仍然是万物的本质。“有”只是它的作 用,只有“无”才是永恒的。在这些地方,老子对道 谈得好像很具体,但他又时时声明:道其实是不可命 名、不可谈论的。所以《老子》书劈头就是“道可道 ,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上面引的一节也特地 说明:命名以“大道”,是不得已而勉强为之,也就 是说道具有语言概念所不能表述的深隐幽微的性质。 禅师以“不可说”说禅,也是同样意味。 在各种关于天地万物生成的宇宙理论中,通常都 存在一个超自然的意志力量。譬如西方宗教中的上帝 ,或伊斯兰教的真主,就是这样的主宰。儒家学说, 虽然更强调作为道德理性的“道”,但并不否认有意 志的“天道”的存在。就根源来说,儒道是从周人所 说的“天道”中衍生出来的。只是孔子认为“天道远 ,人道迩”,因此人类首先应该致力于人道,从而削 弱了对天道的信仰。而老子所说的道,却是无意志无 目的的,是自生白化的。老子说“道法自然”,这也 不是指道以外另有一个“自然”,而是说道本身是自 然的。P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