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中外名著彩绘版无障碍阅读)/语文**名家选](https://file.mhuoba.com/shop/3/100021/picture/book/20231113/17/20231113172947424.jpg)
出版社: 百花文艺
原售价: 23.80
折扣价: 13.60
折扣购买: 史记(中外名著彩绘版无障碍阅读)/语文**名家选
ISBN: 9787530668788
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是我国西汉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史学家。毕生所著的《史记》,记事起于传说的皇帝,迄于汉武帝,共计三千多年的历史,全书共一百三十篇,五十多万字,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记》既是历史的纪实,又具有相当高的文学价值。《史记》的叙事简炼生动,尤其是富有戏剧性的场景描写,大大增加了作品的吸引力。语言朴素凝练,庄谐有致,被称为“古文”的最高成就。
原文 信拜礼毕,上坐。王曰:“丞相数言将军,将军 何以教寡人计策?”信谢。因问王曰:“今东向争权 天下,岂非项王邪?”汉王曰:“然。”曰:“大王 自料勇悍仁强孰与项王?”汉王默然良久,曰:“不 如也。”信再拜贺曰:“唯信亦为大王不如也。然臣 尝事之。请言项王之为人也。项王喑恶叱咤,千人皆 废,然不能任属贤将,此特匹夫之勇耳。项王见人恭 敬慈爱,言语呕呕①。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 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元敝②,忍不能予,此所谓妇人 之仁也。项王虽霸天下而臣诸侯,不居关中而都彭城 。有背义帝之约。而以亲爱王,诸侯不平。诸侯之见 项王迁逐义帝置江南,亦皆归逐其主而自王善地。项 王所过无不残灭者,天下多怨。百姓不亲附,特劫于 威强耳。名虽为霸,实失天下心。故日其强易弱。今 大王诚能反其道,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诛!以天下城 邑封功臣,何所不服!以义兵从思东归之士,何所不 散!且三秦王为秦将,将秦子弟数岁矣,所杀亡不可 胜计,又欺其众降诸侯,至新安,项王诈坑秦降卒二 十馀万,唯独邯、欣、翳得脱。秦父兄怨此三人,痛 入骨髓。今楚强以威王此三人。秦民莫爱也。大王之 入武关,秋豪③无所害,除秦苛法,与秦民约,法三 章耳,秦民无不欲得大王王秦者。于诸侯之约,大王 当王关中,关中民咸知之。大王失职入汉中,秦民无 不恨者。今大王举而东,三秦可传檄而定也。”于是 汉王大喜,自以为得信晚。遂听信计。部署诸将所击 。 注释 ①呕呕:温和的样子。 ②别敝:在手里玩弄,磨损。 ③秋豪:即“秋毫”,秋天鸟兽新生细毛。喻微 细。 译文 任命韩信的仪式结束后,汉王就座。汉王说:“ 丞相多次称赞将军,将军用什么计策指教我呢?”韩 信谦让了一番,趁势问汉王说:“如今向东争夺天下 ,难道敌人不是项王吗?”汉王说:“是。”韩信说 :“大王自己估计在勇敢、强悍、仁厚、兵力方面与 项王相比,谁强?”汉王沉默了好长时间,说:“不 如项王。”韩信拜了两拜,赞成地说:“我也认为大 王比不上他呀。然而,我曾经侍奉过他,请让我说说 项王的为人吧。项王震怒咆哮时,吓得千百人不敢稍 动,但不能放手任用有才能的将领,这只不过是匹夫 之勇罢了。项王待人恭敬慈爱、言语温和,有生病的 人心疼得流泪,将自己的饮食分给他;等到有的人立 下战功,该加封晋爵时,把刻好的大印放在手里玩磨 得失去了棱角,还舍不得给人,这就是所说的妇人的 仁慈啊。项王即使是称霸天下,使诸侯臣服,但他放 弃了关中的有利地形,而建都彭城;又违背了义帝的 约定,将自己的亲信分封为王,诸侯们愤愤不平。诸 侯们看到项王把义帝迁移到江南僻远的地方,也都回 去驱逐自己的国君,占据了好的地方自立为王。项王 军队所经过的地方,没有不横遭摧残毁灭的,天下的 人大都怨恨,百姓不愿归附,只不过迫于威势,勉强 服从罢了。他虽然名义上是霸主,实际上却失去了天 下的民心。所以说他的优势很容易转化为劣势。如今 大王果真能够与他反其道而行,任用天下英勇善战的 人才,有什么不可以被诛灭的呢?用天下的城邑分封 给有功之臣,有什么人不心服口服呢?以正义之师, 顺从将士东归的心愿,有什么样的敌人不能击溃呢? 况且项羽分封的三个王,原来都是秦朝的将领,率领 秦地的子弟打了好几年仗,被杀死和逃跑的多到没法 计算,又欺骗他们的部下向诸侯投降。到达新安,项 王狡诈地活埋了已投降的秦军二十多万人,唯独章邯 、司马欣和董翳得以留存,秦地的父老兄弟把这三个 人恨入骨髓。而今项羽凭恃着威势,强行封立这三个 人为王,秦地的百姓没有谁爱戴他们。而大王进入武 关,秋毫无犯,废除了秦朝的苛酷法令,与秦地百姓 约法三章,秦地百姓没有不想要大王在秦地做王的。 根据诸侯的成约,大王理当在关中做王,关中的百姓 都知道这件事,大王失掉了应得的爵位进入汉中,秦 地百姓没有不怨恨的。如今大王发动军队向东挺进, 只要一道文书三秦封地就可以平定了。”于是汉王特 别高兴,自认为得到韩信太晚了。于是就听从韩信的 谋划,部署各路将领攻击的目标。 P135-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