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地归来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对联合国维和部队我们也做了些了解,这支部 队是根据联合国安理会425号决议于1978年进入黎巴 嫩的,其任务是监督以色列撤军和维护该地区的安 全,最多时候’7000人左右,1982年时4500人, 2000年5月4513人。待到确认撤军完成后,第一阶段 将达5600人,最终达到7935人。 维和部队的使命是维护和平与安全。黎巴嫩政 府肯定维和部队的作用,但是强调人数和职能等问 题必须征得黎巴嫩同意。维和部队的正确称呼是“ 联合国驻黎巴嫩南部临时部队”,由意大利、法国 、波兰、爱尔兰等9个国家的人组成。维和部队政治 发言人是铁木尔·艾克森尔。 这里顺便提一下,2006年3月,中国维和部队工 兵营进入黎巴嫩南部,4月9日,与乌克兰维和部队 举行了交接仪式,驻守在南部的哈尼亚地区。这是 中国第一支赴中东执行联合国维和任务的部队,承 担着执行联合国驻黎巴嫩维和临时部队司令部赋予 的在任务区排雷,以及修建和维护道路、建筑物、 停机坪等任务,同时担负对黎巴嫩南部地区的人道 主义救助任务。这支部队进入黎巴嫩不足3个月就经 历了二场战火考验,他们冒着危险,帮助当地护路 修路,填埋弹坑,从被炸毁的建筑物中搜救被埋压 人员,当地人非常感激和拥戴他们。这些我将在后 面的章节“黎以战地日记”中详细描述。怀抱橄榄 枝隔网相望 几天以来,我和刘茁野在崎岖小路上、在地雷 区、在山上山下到处奔波走访,脚上磨起了大水泡 ,出了一身又一身臭汗,身上的衣服干了湿,湿了 又干。有一次,我正在边界线上采访一位当地居民 ,感觉有人拽了一下我的衣角,回头一看,身后不 到1米远的拦网上,挂着一个硬纸牌,上面写着“小 心地雷”,之前没有看到,一看真是吓了一大跳, 顿时又出了一身冷汗,实在太危险了,在这个地区 行走,真是一点都不能大意。 撤军之后,生活在黎巴嫩的巴勒斯坦难民,一 批又一批蜂拥来到南部,可以从边界线上隔着层层 拦网和在以色列境内的家人隔网相望,这些难民更 加思念家乡,期望有朝一日重返家园。 巴勒斯坦难民何时能够重返家园,建立自己的 巴勒斯坦国,也再次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自从22年前,南黎巴嫩被占领后,在黎巴嫩的 巴勒斯坦难民就再也没有机会和仍就留在巴勒斯坦 被占领土的亲人见上一面。如今解放了,人们的喜 悦心情溢于言表,连日来,人们源源不断地从各地 赶往边界,急迫地打探亲人的消息,期盼与被网界 相隔在那边的亲人见面。 在黎以边界,有两道厚厚的铁丝网,铁网之间 是一条通道,以色列的坦克不停地在通道上往返巡 逻,坦克上架着机枪、戴着头盔的机枪手两眼警惕 地扫视着铁网外两边的人群,唯恐发生什么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