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的馈赠(康·帕乌斯托夫斯基经典散文选)(精)

大师的馈赠(康·帕乌斯托夫斯基经典散文选)(精)
作者: (苏)康·帕乌斯托夫斯基|责编:耿会芬|译者:张铁夫
出版社: 湖南文艺
原售价: 62.80
折扣价: 41.45
折扣购买: 大师的馈赠(康·帕乌斯托夫斯基经典散文选)(精)
ISBN: 9787540495022

作者简介

康·帕乌斯托夫斯基,苏联抒情散文小说家。出身于莫斯科一个铁路员工家庭。从中学时代起他就醉心于文学,1912年首次发表了短篇小说。在十月革命和国内战争时期他比较广泛地接触俄国的社会生活,参加过红军,当过记者及报社编辑。使他一举成名的是中篇小说《卡拉一布加兹海湾》(1932)。后来他还写了一系列画家、作家的传记小说和历史题材的作品,如《伊萨克·列维坦》(1937)、《塔拉斯·谢甫琴柯》(1939)、《北方故事》(1938)等。他于1956年发表的《金蔷薇》是一本创作札记,其中谈了许多创作体会和经历,受到广泛欢迎。后期他致力于创作长篇自传体小说《一生的故事》(1945-1963),反映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他的经历,是作者对创作历程和道德、精神内容的思考、探索的总结。 帕乌斯托夫斯基的作品多以普通人、艺术家为主人公,突出地表现了对人类美好品质的赞颂,具有动人的抒情风格。他的短篇小说写得优美如诗,艺术水平很高,如《雪》、《雨蒙蒙的黎明》、《一篮云杉果》等。

内容简介

散文的诗意 我们几乎没有一本谈作 家工作的书。人类活动的这 个奇异而美好的领域实际上 尚无任何人加以研究。 作家自己往往不愿意谈 本身的工作,这不仅因为作 家固有的形象思维同理论推 断格格不入,很难“用代数 学来检查和声学”,而且还 因为,作家们也许担心陷入 一篇古老寓言中那条蜈蚣的 境地。有一次蜈蚣犯了愁: 它有四十只脚,每只脚应该 怎样依次向前爬行呢?它左 思右想,一无所获,竟然连 已经学会的30奔跑方法都给 忘了。 作家本人也可以把自己 的创作过程分解成几个部分 ,但这当然不是在创作过程 进行的时候,不是在工作的 时候。 创作过程类似结晶过程 。在结晶过程中,饱和溶液 (这种溶液类似作家储备的 印象和想法)可以生成一种 透明的、闪耀着各种光彩的 、坚硬如钢的晶体(这里的 晶体指的就是一篇完整的艺 术作品,不论它是散文、诗 歌还是戏剧)。 创作过程是连续不断和 丰富多彩的。有多少作家, 就有多少种观察、谛听和选 择的方法,就有多少种创作 手法。 然而在文学创作中,毕 竟还是有一些为全体作家所 共有的特点。这就是寻找典 型的、有特色的事物的才能 ,对人类心灵最复杂的运动 加以概括,使之显得明晰的 才能;这就是时时刻刻重新 发现生活,仿佛初次见到它 一样,发现每个生活现象( 不论它多么微小)的异常的 新颖性和重要性的才能;这 就是感受一切色彩的敏锐的 观察力,就是用语言进行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