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画派(精)/徽州文化全书

新安画派(精)/徽州文化全书
作者: 郭因//俞宏理//胡迟
出版社: 安徽人民
原售价: 140.00
折扣价: 109.20
折扣购买: 新安画派(精)/徽州文化全书
ISBN: 7212025925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天都画派的称谓,源于龚贤在一幅山水长卷中的跋。跋云:“孟阳开天 都一派,至周生始气足力大。孟阳似云林,周生似石田仿云林,孟阳程姓名 嘉燧,周生李姓名永昌,俱天都人。后来方式玉、王尊素、僧渐江、吴岱观 、汪无瑞、孙无逸、程穆倩、查二瞻,又皆学此二人者也。诸君子并皆天都 人,故曰天都派。”该画现藏美国坎布里奇哈佛大学福格美术馆。龚贤写这 段跋文的时间不明,但从“僧渐江”的称谓来看,当在渐江武夷山出家、归 黄山之后。这时程嘉燧、李永昌早已作古,渐江为首的新安画派也已崛起。 龚贤的跋用的是“遥想当年”的口气,是一种溯源。这段跋文有两点值得我 们注意:第一,天都画派也是师承倪云林,从师承关系上看,新安画派与天 都画派是一脉相承的。第二,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天都画派中除了居盟主地 位的程嘉燧、李永昌及清顺治十一年卒的方式玉外,名列其中的基本上是新 安画派的成员。其中包括了新安四大家与若干新安画派的重要画家。据此, 将天都画派看作新安画派的孕育体,将天都画派活动的这段时期作为新安画 派的孕育时期,应该是完全可以的。 天都画派的形成时间应从程嘉燧返乡定居算起,程嘉燧于明崇祯十三年 (1640)返乡,时年76岁。李永昌具体生卒年不详,但据《无声诗史》作者姜 绍书记载,明崇祯九年(1636年),姜氏在南京“参南中府军事”时,李永昌 曾与之相过从。由此推断,他的生年后于程嘉燧而稍早于渐江,属于“少年 得意”之人,因此才得以与程嘉燧齐名。当时渐江(1610—1664)31岁,程邃 (1607—1692)34岁,查士标(1615—1697)26岁。 76岁返乡的程嘉燧已名扬四海。此番荣归故里,自然成为徽州文艺界瞩 目之明星。家乡的后辈想在绘画上有所作为的,纷纷求教于其门下。李永昌 就其绘画造诣而言不在程氏之下,他也是晚年回乡,而他的暮年正是他绘画 创作的高峰时期。程、李二人均热衷倪、黄,正是由于他们的推波助澜,使 得一大批新安画家崇尚倪、黄。渐江此时在画坛上只是小试牛刀,尚未脱颖 而出,还在使用“江韬”的署名。比他年长的汪之瑞倒是锋芒初露。《国朝 画征录》中称汪之瑞为李永昌的“高弟”,可见在天都画派中,汪之瑞的地 位是在渐江之上。26岁的查士标在天都画派中更是初出茅庐,未成气候。理 清天都画派中的人物关系,我们就可以清楚地认识到,正是程嘉燧、李永昌 引导着一批处于创作初级阶段的新安青年画家繁荣了新安画坛,并为日后横 空出世的新安画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P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