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创伤化装技术
作者简介
.
内容简介
第一章 概述
战创伤化装技术是利用特效化装用品,将各类伤情进行描画渲染,通过融合上色、文身、伪装、塑模等技术,于真人或模型上模拟特定伤情,生动、准确、真实地再现战场伤员受伤的真实场景,从而达到将伤情逼真、直观呈现的目的。
“化妆”和“化装”都是动词,都有打扮、修饰容貌的意思,但使用范围有区别。“化妆”是运用化妆品,对人体面部、五官进行渲染、掩饰缺陷、表现神采,从而达到美化视觉感受的目的。本书中的“化装”是为了演习特殊场景的需要而模拟特定的伤员。“化装”不仅指头部、面部还包括身体,有“假扮”的意思,或是演员为了适合所扮演的角色修饰容貌,“化妆”则没有这种作用。“化装”与“化妆”的意思既有相同之处,又有所区别。
随着对实战化训练的关注度逐步提高,不断从戏剧化妆课中提炼出适用于还原战场救治、灾难救援现场伤情的化装技术应用于医学培训、军事训练课程中,成为弥补实战训练不足的最佳培训方法。
战创伤的真实呈现需要建立在伤情产生的合理基础上,因此需要结合战场环境、武器种类、受伤部位的组织特点、战创伤救治技术等因素,筛选合适的伤情图片,并根据图片背后的真实故事拟订可运行的脚本,最终通过脚本设定伤情的呈现形式。
一、战创伤化装意义
1.战创伤急救培训和演习中伤情化装可直接表现受伤状况和需要急救的部位,在视觉上给人以逼真的效果,是将参训人员带入战争或灾害场景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可给予参训人员真实的感受,使教学更标准、考核更规范、培训更实用,从而提升战创伤的救治能力。
2.战创伤化装的实施有助于为参训人员模拟野战环境下的实战气氛,为医护人员快速检伤分类、展开救治提供直观的条件,提高伤情预判效率,使救治技术应用更加合理,增强战场适应性,增强演练效果,提高救治水平。
3.战创伤化装技术加强了演练的真实性,贴近实战,增加演练过程中战场急救的实战气氛,有效地渲染实战化氛围,激发参训人员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二、化装的分类
1.根据伤情分类烧伤、烫伤、出血、扭伤、擦伤、撕裂伤、骨折、断肢伤、中毒、内脏膨出等。
2.根据致伤原因分类晒伤、刀割伤、枪伤、弹片伤、烫伤等。
三、色彩
色彩的运用贯穿化装工作始终,粉底使用、皮肤纠色、消除瑕疵、假体上色等都涉及色彩的理论知识,所以色彩理论知识是化装的基础。
(一)色彩的种类
丰富多样的颜色可以分成两个大类:无彩色系和有彩色系。
1.无彩色系 无彩色系是指白色、黑色和由白、黑两色调和形成的各种深浅不同的灰色。无彩色按照一定的变化规律可以排成一个系列,由白色渐变至浅灰、中灰、深灰、黑色,色度学上称为黑白系列。黑白系列中由白到黑的变化可以用一条直轴表示,一端为白,一端为黑,中间有各种过渡的灰色。纯白是理想的完全反射的物体,纯黑是理想的完全吸收的物体。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纯白与纯黑的物体,颜料中采用的锌白和铅白只能接近纯白,煤黑只能接近纯黑。
无彩色系的颜色只有一种基本性质——明度,它们不具备色相和纯度的性质,也就是说它们的色相与纯度在理论上都等于零。色彩的明度可用黑白度来表示,愈接近白色,明度愈高;愈接近黑色,明度愈低。黑与白作为颜料可以调节物体色的反射率,使物体色提高明度或降低明度。
2.有彩色系有彩色系是指红、橙、黄、绿、青、蓝、紫等颜色。不同明度和纯度的红橙黄绿青蓝紫色调都属于有彩色系。有彩色是由光的频率和振幅决定的,频率决定色相,振幅决定光强。有彩色系的颜色具有三个基本特性:色相、纯度(也称彩度、饱和度)、明度。在色彩学上也称为色彩的三大要素或色彩的三属性。
(二)色彩的三大要素
1.色相 色相是有彩色的最大特征,能比较确切地表示某种颜色色别的名称。如玫瑰红、橘黄、柠檬黄、钴蓝、群青、翠绿等。从光学物理上讲,各种色相是由射入人眼的光线的光谱成分决定的,对于单色光来说,色相的面貌完全取决于该光线的频率;对于混合色光来说,则取决于各种频率光线的相对量。物体的颜色是由光源的光谱成分和物体表面反射(或透射)的特性决定的。
2.色彩纯度色彩的纯度是指色彩的纯净程度,它表示颜色中所含有色成分的比例。含有色彩成分的比例愈大,则色彩的纯度愈高,含有色成分的比例愈小,则色彩的纯度也愈低。可见光谱的各种单色光是最纯的颜色,为极限纯度。当一种颜色掺入黑、白或其他彩色时,纯度就产生变化。当掺入的色达到较大比例时,在眼睛中反映出的颜色将失去原本的光彩,而变成掺和的颜色了。当然这并不等于说在这种被掺和的颜色里已经不存在原来的色素,而是由于大量掺入的其他彩色而使得原来的色素被同化,人的眼睛已经无法感觉出来了。
有色物体色彩的纯度与物体的表面结构有关。如果物体表面粗糙,其漫反射作用将使色彩的纯度降低;如果物体表面光滑,那么,全反射作用将使色彩比较鲜艳。
3.色彩明度明度是指色彩的明亮程度。各种有色物体由于反射光量的区别而产生颜色的明暗强弱。色彩的明度有两种情况:①同一色相不同明度,如同一颜色在强光照射下显得明亮,弱光照射下显得较灰暗模糊;同一颜色加黑或白掺和以后也能产生各种不同的明暗层次。②各种颜色的不同明度,每一种纯色都有与其相应的明度,白色明度最高,黑色明度最低,红、灰、绿、蓝色为中间明度。色彩的明度变化往往会影响到纯度,如红色加入黑色后明度降低了,同时纯度也降低了;如果红色加白则明度提高了,纯度却降低了。有彩色的色相、纯度和明度三特征是不可分割的,应用时必须同时考虑这三个因素。
(三)色彩的视觉
1.色彩的冷、暖感色彩本身并无冷暖的温度差别,是视觉色彩引起人们的心理联想,进而产生冷暖感觉。
(1)暖色:红、红橙、橙、黄橙、黄、棕色使人联想到太阳、火焰、热血等物象,产生温暖、热烈、豪放、危险等感觉。
(2)冷色:绿、蓝、紫色则会联想到天空、冰雪、海洋等物象,产生寒冷、开阔、理智、平静等感觉。
(3)中性色:黑色、白色和灰色是中性色。
2.色彩的轻、重感这主要与色彩的明度有关。明度高的色彩使人联想到蓝天、白云、彩霞及花卉、棉花、羊毛等,产生轻柔、飘浮、上升等感觉。明度低的色彩易使人联想到钢铁、大理石等物品,产生沉重、稳定、降落等感觉。此外,在相同明度下,暖色通常比冷色要重一些。
3.色彩的软、硬感色彩的软、硬感主要来自色彩的明度,但与纯度也有
一定的关系。纯度越低感觉越软,纯度越高则感觉越硬。纯度低的色彩有软感,中纯度的色彩呈柔感,使人联想起骆驼、狐狸、猫、犬等动物的皮毛及毛呢、绒织物等。色相与色彩的软、硬感几乎无关。
4.色彩的前、后感各种不同频率的色彩在人眼视网膜上的成像有前后,红、橙、黄等光频低的色在内侧成像,感觉比较迫近,绿、蓝、紫等光频高的色则在外侧成像,在同样距离给人的感觉就比较开阔。实际上这是视错觉,一般暖色、纯色、高明度色、浊色、强烈对比色、大面积色、集中色等有迫近感觉,相反,冷色、淡色、低明度色、清色、弱对比色、小面积色、分散色等有开阔感觉。
5.色彩的大、小感由于色彩有前后的感觉,不同频率的色彩在视网膜上成像的大小不同,因而暖色、高明度色等有扩大、膨胀感,看起来更大,而冷色、低明度色等有显小、收缩感,看起来更小。
6.色彩的鲜艳、质朴感色彩的三要素对色彩的华丽及质朴感都有影响,其中与纯度关系最大。明度高、纯度高的色彩,丰富、强对比的色彩感觉鲜艳、强烈。明度低、纯度低的色彩,单纯、弱对比的色彩感觉质朴、古雅。但无论何种色彩,如果有配色,都能获得华丽的效果。
7.色彩的兴奋、镇静感暖色、丰富多色彩的、强对比色使人感觉兴奋、活泼有朝气、轰轰烈烈,冷色使人感觉镇静、高远、开阔。对色彩的兴奋、镇静感影响最明显的是色相,红、橙、黄等暖色给人以兴奋感,绿、蓝、紫色使人感到镇静。高纯度鲜艳的颜色有兴奋感,低纯度柔和的颜色有镇静感。高明度、高纯度的色彩呈兴奋感,低明度、低纯度的色彩呈镇静感。
四、色彩在战创伤化装中的应用
(一)服从目的和功能
不同的伤情对于使用的色彩要求不同,如轻度擦伤以黄色、紫色油彩为主,重度擦伤以红色、黑色油彩为主,在使用时要根据伤情大小、形式、伤员情况选择相应的色彩。
(二)符合空间构图要求
色彩的应用必须符合伤情空间构图原则,正确处理协调和对比、统一与变化、主体与背景的关系。化装时首先要确定空间色彩主色调,主色调在战创伤化装中起主导、润色、烘托的作用;其次处理好统与变化的关系,有统一而无变化达不到美的效果,因此,在统一的基础上力求变化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色彩的应用
1.大面积的色彩可作为对战创伤起衬托作用的背景色。
2.在背景色的衬托下,以战创伤重点部位的颜色为主体色。
3.需重点强调和点缀的、面积小却非常突出的重点色为强调色。以何种颜色为背景、主体和重点是战创伤化装首先应考虑的问题。同时,不同颜色之间的相互叠加关系则形成多层次的背景关系。
4.注重色彩的重复或呼应:即将同一色彩用在关键的部位上,成为控制整个战创伤设计的关键色。
5.使用强烈对比:色彩经由相互对比而得到加强,使用对比色可使视觉集中于使用部位。通过对比使色彩更加鲜明,从而加强了色彩的表现力。色彩对比不仅有色相上的对比,也有明度对比、彩度对比、清色与浊色对比、彩色与非彩色对比。
战创伤化装工具与材料
一、战创伤化装箱
战创伤化装箱主要用于收纳各类战创伤化装物资,箱内有多层,可分类放置各类物品,如化装工具、化装颜料等,整理收纳效果好,取用方便。箱体的材质一般为优质的铝合金型材料,具有空间合理、结构坚固、密闭性好等特点。专业化装箱大多比较复杂,隔层较多,功能强大,有许多可折叠的分隔盒。按打开方式分双开和单开(图 2-1)。战创伤化装箱物品清单见表 2-1。
图2-1 战创伤化装箱
表2-1 战创伤化装物品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