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正逢时忆国殇(吴祖光自述)(精)/沧海文丛](https://file.mhuoba.com/shop/3/100021/picture/book/20190926/18/20190926184615108.jpg)
出版社: 浙江大学
原售价: 56.00
折扣价: 35.30
折扣购买: 生正逢时忆国殇(吴祖光自述)(精)/沧海文丛
ISBN: 9787308178075
由于老一辈人死亡殆尽,今年八十九岁高龄的母 亲身体已经十分衰弱,兼之**耳聋,我已很难了解 父亲青少年时期的情况了。在与父母亲共同生活的我 的青年时代又没有想到做一些了解父亲上述情况的工 作,因此我对自己父亲的了解也是很不全面的。我只 知道父亲生于1**1年的春天,在他进入社会之前曾就 读于当时“湖北方言学堂”,这个由张之洞创办的大 学堂大概是中国*早专修外语的高等学校。父亲读的 是英文专业,毕业之后被任命到现在辽宁省的辽阳县 去做一个中学的英文教师。我*初知道父亲的这个第 一个职业是听我的中学国文老师杨晦说的,他是当年 辽阳中学我父亲的学生。 杨先生告诉我之后,我才去问过父亲。原来他在 辽阳中学任教一年之后,和这个学校的校长发生了一 场争论,一怒辞职。当时他的很多学生,包括杨晦在 内都曾经极力挽留他,向学校当局提意见,表示要和 这个年轻老师同进退。但是父亲坚决离校,一人来到 北京。 那时是什么年代我不清楚,倒溯我的年龄,至少 是我出生前的三四年,应是1914年以后。父亲到北京 是来投奔他的舅父庄蕴宽先生。我的这位舅公是一位 大人物,科举出身,历任*政要职,以为官严正、不 畏权贵著称于时,并以诗文、书法名家。由于庄的援 引。父亲进入了当时的北洋**,开始了他一生的宦 海生涯。 父亲的宫运并不亨通。据我回忆中的印象,他工 作认真,为人耿直,因此不免会触犯一些他不喜欢的 人,乃至他的上级主管,因此升迁很慢,他在20年代 做的*高官是京都市政督办公所的坐办,大概是当时 的北京市**的第三、四号人物,相当于秘书长,后 参与创建北京故宫博物院,任接收代表和**、《故 宫周刊》主编,是抗*战争时期文物南迁的总押运宫 之一,可以说是中国文博界的开创者。这是我儿时的 记忆,也可能是不准确的。30年代后期到40年代,父 亲曾做过湖北民政方面的官吏,*后担任抗战时期以 至*本投降以后的国防*高委员会的参事等职,在旧 官场中,始终只是一个幕僚人物。 但父亲本是个不宜做官的人,他热衷的是读书、 作诗、写字、绘画、刻印,并都有所成就。此外他* 有兴趣的是收购古玩字画碑帖,他一生工资收入大部 分都送给了古玩铺。我至今记得每年“三节”——端 阳节、中秋节、春节,古玩店伙计来家要账的情景, 在门房里坐了一屋子人,尽管还是客客气气,但由于 要不到钱赖着不走。甚至有一年我和姐姐、妹妹、弟 弟在学年开学时,竟由于父亲买古董把钱花光负债累 累,我们的学费都交不出来,只得写信给学校要求缓 交,弄得我这小学生都觉得脸上无光。生性温柔善良 的母亲对父亲从来百依百顺,但为此亦不止一次由于 婉劝不成而生气,而哭闹流泪,弄得全家愁云密布, 郁郁寡欢。但一家之主的父亲却依旧是家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