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摆时光
作者简介
扎迪·史密斯,1975年生于英国伦敦西北,1994年进入剑桥大学国王学院,1998年获英国文学学士学位。她迄今创作的三部长篇三次入围布克奖,并分别斩获诸多文学奖项;作为英国青年一代作家的代表,她被推举为“种族、年轻、女性”的代言人。 1997年,扎迪的**作《白牙》的创作构思引起英国文坛注意,出版后被誉为“新千年**部伟大小说”。小说以其诙谐幽默的文风、错综复杂的故事、漫长的历史跨度和对移民生活的***描述,堪称“当代英国多元文化的代言书”。 2003年,她的第二部长篇《签名收藏家》夺得《犹太季刊》颁发的温盖特奖,进入柑橘奖和《星期*时报》青年作家奖决选名单。同年,被文学杂志《格兰塔》选为20位*佳青年作家之一。 完成第二部小说后,扎迪获得出访美国的机会,在哈佛进修一年。这一段经历不仅提升了她的学术素养,也为下一部小说的美国背景埋下了伏笔。《美》当年一经推出便进入布克奖决选名单,2006年*为她赢得柑橘奖。小说延续了前两部作品的成功模式,入选《纽约书评》、《时报》、《出版人周刊》、《洛杉矶时报》等书评版年度**图书。
内容简介
我爸被派去买鞋。皮革的粉色比我想要的浅, 像猫肚子的颜色,鞋底像花灰色的猫舌头,也没有 长长的一路交叉到脚踝的粉色丝绸蝴蝶结,没有, 只有一条可悲的小松紧带,我爸自己缝上去的。我 痛不欲生。可也许它也像平底凉鞋一样,是为了格 调高雅故意走“简洁”路线的?我还能这样自我安 慰,直到走进大厅——老师让我们在塑料椅子那儿 换好舞蹈服,然后到对面墙的练功扶手那儿去。几 乎所有人都穿着粉色的绸缎鞋,而不是我脚*子塞 进的浅粉色猪皮鞋,有的孩子(我知道的领救济金 的姑娘,没有父亲的姑娘,或者既领救济金又没有 父亲的姑娘)鞋上还有长长的缎带,交叉地绕在她 们的脚踝上。站在我旁边、左脚伸在母亲手里的特 蕾西,她的鞋两样都占上了:深粉色的丝带纵横交 错。还有一件肥大的芭蕾舞短裙,这是其他人做梦 都没想过的东西,效果无异于**次游泳课就穿着 潜水服。再说说伊莎贝尔小姐,她长相甜美、为人 友善,可就是老,大概四十五岁那么老了。真叫人 失望。她体格结实,看着像农民的老婆而不像芭蕾 舞者,浑身上下都是粉色和黄色,粉色和黄色。她 的头发是黄的,不是金色,黄得像金丝雀。她的皮 肤粉粉的,藕粉色,现在想起来,她可能是得了红 斑痤疮。她的紧身舞衣是粉色的,田径裤是粉色的 ,芭蕾舞无扣式开衫是粉色马海毛的,可她的鞋子 是黄色丝绸的,色调和头发一致。这一点我也难以 释怀。怎么会有黄色!她旁边的角落里坐着个白种 老男人,戴着软毡帽,弹一架直立式钢琴,弹的是 《夜与*》,这曲子我喜欢,我很得意能听出来。 这些老歌是从我爸那儿听来的,我爷爷曾是个机灵 的酒吧驻唱,(我爸认为)他小偷小摸是因为创作 ***了挫,至少是部分的原因。弹钢琴的人叫布 思先生。他弹琴时我响亮地跟着哼唱,哼哼时加了 不少颤音,希望有人听见。我唱歌比跳舞强(我一 点都跳不好),不过我对自己会唱歌这事儿太过得 意,我知道我妈觉得很讨厌。唱歌是我天生就会的 ,但女人天生就会的东西都不能取悦我妈,**不 能。要她说,那你会呼吸、会走路、会生孩子还嘚 瑟喽? 我们的母亲起着扶手和脚架的功能。我们一只 手搭在她们肩头,一只脚搁在她们弯曲的膝盖上。 此刻我把身体交给了我妈(抬起、拉住、抓紧、挺 直、松开),但我的心思全在特蕾西身上,在她芭 蕾舞鞋的鞋底上,我现在看见弗里德的字样清清楚 楚地印在皮革上。她的足弓像飞舞的蜂鸟,自成曲 线。我的脚又宽又平,每换一个姿势都仿佛吱嘎作 响。我像个学走路年纪的娃娃非要摆齐木头积木。 舞起来,舞起来,舞起来,伊莎贝尔说,是呀,那 是可爱的特蕾西。称赞声让特蕾西猛地扭过头来, 她小小的猪鼻子张得老大。除了这点,她是**的 ,我着了迷。她的妈妈也一样着迷,对舞蹈课的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