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够的中国史

看不够的中国史
作者: 《国家人文历史》
出版社: 四川人民
原售价: 59.80
折扣价: 35.30
折扣购买: 看不够的中国史
ISBN: 9787220124846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商鞅缔造一个强大到极 点的政府 公叔痤是战国时期魏国 的国相,对魏国忠心耿耿, 病重之际,他向前来探望的 魏惠王说:“我手下有一人 叫卫鞅,年纪虽轻,却有奇 才,希望国君把国家交给他 来治理!”魏惠王听罢默然 不语。公叔痤又说,“如果 国君您不采纳我的建议,那 就要杀掉他,不要让他到别 的国家去。”魏惠王前脚刚 走,公叔痤又急忙召见卫鞅 ,并向他道歉说:“我必须 先忠于君上,然后才能照顾 属下;所以先建议惠王杀你 ,现在又告诉你。你赶快逃 走吧!”卫鞅摇头说:“国君 不能听从你的意见来任用我 ,又怎么能听从你的意见来 杀我呢?”卫鞅没有出逃。 果如其所料,魏惠王离开后 ,便不屑地对左右近臣说: “公叔痤病人膏肓,真是太 可怜了。他先让我把国家交 给卫鞅去治理,一会儿又劝 我杀了他,岂不是糊涂了吗 ?” 在魏国未受重用的卫鞅 有一天听到一个消息,西边 的秦国新君主登基,下了“ 求贤令”招揽人才,正为怀 才不遇而郁闷的卫鞅于是打 点行囊,西进秦国,开始其 “西漂”之路。 若干年后,已经“择木而 栖”的卫鞅举兵攻魏。魏使 公子印率军抵御。卫鞅俘虏 了公子印并乘势攻魏。魏军 无备,遭受重大损失。魏惠 王被迫割让大片河西之地向 秦求和。这为秦国东出中原 创造了有利条件。遭此大败 ,魏惠王才开始后悔当初没 有听取公叔痤的建议,可惜 悔之晚矣。 卫鞅本姓公孙,曾是卫 国贵族,打败魏军回来以后 ,因秦孝公把於、商十五个 邑封给了他,封号商君,所 以又被人称为商鞅。他在秦 国主政19年,正是借助于他 的变法,秦国实现了富国强 兵,从而奠定了其统一的根 基。 西出秦地“霸道”治国 自以为怀揣利器、壮志 未酬的商鞅看到秦国发布的 “求贤令”,立即收拾行囊, 西出函谷关,来到秦国。他 通过秦孝公近臣景监的引荐 ,得以见到国君。两人一共 交谈了四次。第一次,商鞅 向秦孝公大谈“帝道”,也就 是如何用三代圣君的办法统 治国家,秦孝公对此毫无兴 致,不时低头打瞌睡;第二 次,商鞅向秦孝公讲解“王 道”,也就是儒家提出的仁 义治天下的主张,这个还是 没能提起秦孝公的兴趣;第 三次,商鞅开始给秦孝公讲 “霸道”,终于提起了秦孝公 的兴趣。如果前两次谈话还 只是互相试探的话,这一次 则是君臣之间的深入交流, 当然,到了第四次召见,会 面所谈的内容属于机密,没 有人知道。二人一连谈了好 几天,“语数日不厌”。想必 就是通过这次长时间的秘密 会谈,秦孝公终于下定决心 ,进行变法,并由此敲定了 改革路线图。 之所以说商鞅之前向孝 公说的“帝道”“王道”只是一 种试探,那是因为商鞅其实 对此也不感兴趣,他擅长的 是刑名之学,来到秦国时, 他随身就携带着李悝的《法 经》。《法经》是我国历史 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成文法 典。传说商鞅和吴起都曾师 从李悝,商鞅是青出于蓝而 胜于蓝。 在那个“落后就要挨打” 的年代,刚刚上台,年仅21 岁的秦孝公正面对生存和发 展的危机,痛感“诸侯卑秦 ,丑莫大焉”。他当务之急 要考虑的是迅速地富国强兵 ,为此,甚至可以不择手段 。正如商鞅对景监所言,若 用帝王之道,耗时太长,况 且贤能的君主,在位期间就 要扬名天下,哪里能默默无 闻地等待几十年、几百年来 成就帝王之业呢?秦国东有 三晋扼其咽喉,南面强楚虎 视眈眈,随时都有被倾覆的 危险。而秦偏处西陲,文化 发展相对落后,又保留了游 牧民族的彪悍民风,在历史 上形成了崇武尚战、重功利 、轻伦理等观念。儒家的礼 乐制度、“王道”思想并没有 传播的土壤,在商鞅之前秦 国基本没有产生过有影响的 思想家,儒家、道家等思想 都少有市场,这样就使商鞅 推行法家思想与政策时遇到 的阻力相对要小。虽然秦孝 公三年(公元前359年), 在朝堂之上,爆发了一场关 于要不要变革祖宗之法的大 辩论,商鞅面对以甘龙、杜 挚为代表的旧贵族的责难, 慷慨陈词。商鞅在辩论中的 表现诚然非常精彩,但比起 其他六国,商鞅变法所要突 破的思想藩篱要少得多。 P2-3 1.300万粉丝、新榜有具收藏价值公众号“国家人文历史”细读历史精华结集! 2.李开元、余世存、郭建龙、周斌、纪彭*力推荐! 3.一本书读懂古代中国的承袭与变革。 4.历史,比戏剧更有戏剧性。那些或荒诞、或悲壮、或无厘头的一幕幕,也是历史的真实与现实。 5.有梗、有料、有视野,政、史、地知识点想忘都难!制度、经济、朝堂、战略、军事5大主题,考据严谨、深挖真相、客观公正、妙趣横生,让面目模糊的历史人物有血有肉,让久远的时代鲜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