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个教育专家16年的教子手记(纪念版)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个教育专家16年的教子手记(纪念版)
作者: 尹建莉
出版社: 作家
原售价: 49.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个教育专家16年的教子手记(纪念版)
ISBN: 9787506376631

作者简介

尹建莉,著名教育专家,作家,教育硕士,曾从事基础教育工作多年,现从事家庭教育研究及专业写作,经典教育著作《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最美的教育最简单》作者。《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带来了中国家庭教育的革命,被多过国家和地区引进出版,目前中外版本总发行量已达600万册。

内容简介

孩子在成长中会遇到不少让他们感到困难和惧怕 的事,家长的职责是帮助孩子克服恐惧心理,让孩子 以积极平和的心态面对这些事情,把痛苦降到最低。 就说打针这件事,一辈子要遇到很多次,如何面 对打针,并不是件完全可以忽略的小事。何况由此带 来的一些心理影响,还会迁移到其他事情上。大人千 万不要以自己的感受去衡量孩子,认为这很简单,只 要把孩子摁住了、或哄骗着打了就没事了。家长应教 育孩子尽可能平静地接受,并培养他们忍耐痛苦的勇 气。 有一次,我在医院走廊里看到一个六七岁的小男 孩拒绝打针,他的父亲,一个人高马大的大男人怎么 都弄不住他。父亲看来也是用了力,几次要抓住小男 孩,最后都被挣脱。那个小男孩的反抗真可以用“拼 了命”来形容,小小身躯爆发出惊人的力量,凄厉的 哭喊声让人感到震惊,整条走廊都被惊动了。 一个人的情绪如果没走到极端,能有“拼了命” 的能量吗?可以想象小男孩恐惧到了什么程度,也可 以想象打针这件“小事”给孩子带来多么大的心理折 磨。 我记得圆圆第一次因生病打针是在一岁八个月, 刚刚懂点事,会说一些话。她得的是急性肺炎,我先 带她到门诊看,大夫给开了针剂。取上药后,我告诉 她要带她去打针。她可能对几个月前打预防接种针还 有印象,流露出害怕的表情。 她打预防接种针时还不太会说话,懵懵懂懂中被 扎了一下,有些痛,哭了几声。针头一拔出去,我赶 快说:“咦,你看这个杯子上还有个小猫咪呢。”她 的注意力被杯子上印的猫咪吸引住了,就忘记被针扎 这回事。现在我说要打针,可能唤起她的那个印象了 。我抱着她走到处置室门口时,她突然说:“我不打 针。” 我停下来对她说:“宝宝现在生病了,咳嗽,还 发烧。你觉得生病了舒服不舒服啊?”’圆圆说不舒 服。“那宝宝想不想让病赶快好了?”圆圆说想。她 又开始咳嗽了,小脸蛋烧得红红的。我亲亲她的脸蛋 说:“大夫开的药能让小圆圆的病好了,能让宝宝变 得舒服。要是不打针,病就总也好不了。” 小孩子其实最懂事,大人只要正确地把理由陈述 给孩子,孩子是会听懂的。她生病不舒服,肯定也想 早点痊愈。 圆圆理智上接受了打针,但她小小的心还是害怕 ,她满眼忧虑地问我:“打针疼不疼呀?”我微笑着 平淡地说:“哦,有点疼,不过疼得不厉害,就像你 那天坐小凳子不小心摔个屁墩儿一样。”圆圆听了, 忧虑有所减缓。我接着问她:“你觉得那天摔个屁墩 儿,是疼得厉害,还是只有一点点疼?”圆圆回答: “有一点点疼。” “哦,打针的疼和那个疼差不多,也是有一点点 。”我很坦率地告诉她。然后又说:“摔屁墩儿小圆 圆不哭,打针也用不着哭,是不是?”圆圆点点头。 但我能看出她心里还是有一些顾虑和紧张的。于 是又给她打气说:“妈妈觉得圆圆很勇敢,你试试看 自己勇敢不。能忍住就不要哭,要是忍不住,想哭也 没事。”我的话给了她鼓舞,让她觉得自己勇敢;又 给了她退路,让她觉得想哭也没事。 我和她说话时的表情始终是愉快而轻松的,表现 出打针确实是很简单的事。圆圆也坦然了许多,她的 愿望肯定是当英雄,同时对妈妈的话深信不疑,因为 妈妈从没骗过她,既然只是“有一点点疼”,那也没 什么好怕的。 打针的时候她很紧张,浑身绷得紧紧的,但没哭 。护士看圆圆在打针过程中那么配合,表扬了她。圆 圆通过“试验”,觉得打针的疼,确实是能忍住的, 心态由此变得很平静。 门诊看了几天不见好,圆圆就住院了。一个病房 有八个孩子,大部分比圆圆大些,基本上都两到三岁 。每当穿白大褂的人进来,不管是护士还是医生,有 时只是进来量体温或问句话,病房里一下就哭成一片 ,孩子们惊恐万状,宛如羊圈里进了狼。只有圆圆一 人不哭不闹,她会停止玩耍,要我抱着她,一脸忧愁 地等着。虽然她也不喜欢打针,但她已能理性地接受 了。扎针过程中她从不乱动,总是很配合,每天总能 受到护士表扬。 由于当时孩子太小,打点滴时胳膊上找不到血管 ,只能在脑门上扎针,但脑门上的血管也很细,往往 不能一下扎住,经常得扎两三次。有一天一个新来的 小护士给圆圆扎针,居然一连扎了七下都没扎住。大 人被一连扎七下可能都受不了,我和她爸爸在旁边都 有些无法忍受了。圆圆开始哭泣,但并不大哭,只是 哼哼唧唧地哭,脑袋却一动不动地让护士摆弄。第八 下扎住了,胶布一贴好,她马上就不哭了。我心里真 佩服这个小家伙。 而病房里的其他家长,每天都采用哄骗、威吓、 强制的手段让孩子打针。针扎到那些孩子的身上,好 像比别人多疼多少倍似的。家长的做法不但放大了孩 子的痛苦,也没有教会孩子在遇到困难时勇敢面对。 当时圆圆的治疗还需要做一种“超声雾化”的理 疗,是让孩子呼吸一种加了药剂的雾气。方法很简单 ,就是把喷雾口靠近孩子的脸,让她自然呼吸十分钟 。 P3-5上就不哭了。我心里真 佩服这个小家伙。 而病房里的其他家长,每天都采用哄骗、威吓、 强制的手段让孩子打针。针扎到那些孩子的身上,好 像比别人多疼多少倍似的。家长的做法不但放大了孩 子的痛苦,也没有教会孩子在遇到困难时勇敢面对。 当时圆圆的治疗还需要做一种“超声雾化”的理 疗,是让孩子呼吸一种加了药剂的雾气。方法很简单 ,就是把喷雾口靠近孩子的脸,让她自然呼吸十分钟 。 P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