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扶贫模式研究
作者简介
胡兴东,云南大学教授、法学博士后,云南大学滇西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云南省第十五批省中青年学术带头人。主要研究方向:宋元时期法律史、中国少数民族法制史和法律社会学。 出版专著16部,主要有:《生存范式:理性与传统——元明清时期南方民族法律变迁研究》,《元代民事法律制度研究》,《中国古代死刑制度史》,《中国古代判例法运作机制研究:以元朝和清朝为比较》,《西南民族地区纠纷解决机制研究》,《中国少数民族法律史纲要》,《西南少数民族纠纷解决机制史》,《中国少数民族法史通览(5卷)》(分卷主编,50万字),《云南法制史》,《罪与罚:中国传统刑事法律形态》,《中国法律史学新发展》,主编《时空镜像下的民族法制史》。发表学术论文75篇。 ? 主持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8项,主要有: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云南藏区近代以来的社会组织变迁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多元纠纷解决机制与和谐社会构建:以法律社会学为视角”; 人文社科规范项目“云南少数民族民商习惯及适用问题研究”; 中国法学会一般课题“云南民族自治县基层治理的法律体系及治理能力实效研究”;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云南基层司法现状及对策研究”;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后期资助项目“宋代立法通考”等。 杨林,云南大学党委书记,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云岭学者,云南省政协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新世纪优秀人才,云南省教育功勋奖获得者,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云南省中国西南地缘环境与边疆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主任,云南省边疆发展与地缘安全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兼任 科技委管理学部委员,云南省海峡两岸交流促进会副会长,云南省学位委员会委员、云南省高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兼职教授。曾任云南师范大学校长。 主要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社会哲学、高等教育管理等方面研究,曾获全国高校科研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两次荣获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先后主持完成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在《新华文摘》、《经济研究》、《光明日报》等国家和省部级报刊上发表论文60余篇,在人民出版社、科学出版社等国家级出版社出版专著3部。
内容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