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接力
原售价: 25.00
折扣价: 17.00
折扣购买: 吴孟超:肝胆相照
ISBN: 9787544879736
大秀,儿童文学作家,出版长篇小说《麻花辫》《皮影班》《红船谣》等,曾获曹文轩儿童文学奖、浙江省优秀文学作品奖、陶风图书奖等。作品入选中宣部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选题、国家新闻出版署农家书屋重点出版物推荐目录等。
乒乓球与标本实验 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中国医学界,肝脏手术被称为“生命的禁区”。肝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肝脏里面的血管达数千条之多,密密麻麻、纵横交错,如蜘蛛网一般。而人们对肝脏内部血管的结构和走向了解得少之又少。那时候,胆子再大的医生也不敢对肝脏动手术,因为肝脏手术过程中存在大出血的风险,手术成功的概率非常小。 “肝脏里的血管就像上海这座大城市的马路那 么多,如果没有地图,你找个地方都找不到。所以首先要通过解剖来熟悉肝脏血管的来龙去脉。”吴孟超说。 吴孟超心里明白,要想解决肝脏手术难题,首先要了解清楚肝脏血管的结构和走向,肝脏血管标本的制作成了重中之重的任务。 因为没有先例可以借鉴,一开始,吴孟超并不知道从何处入手。通过阅读大量的资料并认真思考研究,他渐渐找到了方向。吴孟超设想,需要找到一种可以凝固的液体灌注到血管里,再把肝脏组织腐蚀掉,让血管一根根呈现出来。 一九五八年,“三人小组”开始制作肝脏血管标本。他们先去化工厂找来了很多废旧塑料,溶解后加上颜色灌注到肝脏血管里面。等标本成型后再放进一种酸性溶液里,把肝脏的外部组织腐蚀掉。 吴孟超满怀信心地等着实验结果。可令他想不到的是,灌注的塑料管道连同肝脏组织一道被腐蚀了。 实验结果出乎意料,吴孟超有点失望。可是,他并没有放弃。 “三人小组”先后用了二十多种灌注材料,做了一百多次实验,却都以失败告终。吴孟超和两个同事互相鼓励,互相打气。他们始终相信“失败是 成功之母”。 那段时间,吴孟超躲在极其简陋的实验室里一直在思考:实验为什么会失败?难道制作肝脏血管标本是个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吗?不可能,肯定会有办法,只是我还没有找到那种方法。 吴孟超没有被困难吓倒,他相信只要自己不放弃,实验就一定会取得成功。 一九五九年四月的一天下午,吴孟超在广播里听到了这样一则消息:四月五日,中国乒乓球运动员容国团获得了第二十五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子单打冠军…… 当天晚上,吴孟超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里,他躺在一个巨大的游泳池里,身边到处漂浮着各种颜色的乒乓球。这个梦境似乎在提醒吴孟超,乒乓球材料也许可以做肝脏血管标本的灌注材料。吴孟超心头一动,立马惊醒了。 第二天,兴奋不已的吴孟超赶紧把这个想法告诉了两个同事。制造乒乓球的材料叫“赛璐珞”,赛璐珞具有很高的强度,且具有防水、耐油、耐酸的特性。全面了解过赛璐珞这种材料的耐酸特性后,同事们似乎看到了新的希望。他们都说这个主意不错,可以尝试一下。于是吴孟超和同事当晚便去商店里买来几个乒乓球剪碎,放入酸性溶液里溶化。 第二天一大早,吴孟超迫不及待地赶到实验室,他发现溶液成了胶状物,定型效果比之前的实验都要好,的确是理想的灌注材料。吴孟超兴奋不已,他觉得这是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发现,找到灌注材料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 吴孟超赶紧去乒乓球厂弄来一些赛璐珞,并调入四种不同的颜色,然后分别注入肝动脉、肝静脉、门静脉和胆管。经过多次紧张忙碌的工作,最终,他们得到了一个如珊瑚一般色彩斑斓的肝脏血管标本。标本里不同血管通过不同的颜色进行了区分,让人一目了然。望着这个凝聚着他们血汗的艺术品,吴孟超泪眼婆娑,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激动和骄傲。 肝脏血管标本实验成功了,那段时间吴孟超每天都兴奋得难以入眠。成功带来的喜悦把他过去所有失败的苦恼冲刷得一干二净。也许只有他知道这个标本凝聚着他们多少心血和汗水,也只有他知道标本的成功制作对中国肝胆医学意味着什么。这是他在肝胆医学这块荒漠里用汗水和泪水浇灌出的第一朵漂亮的花朵。这朵正在慢慢绽放的花朵在不久的将来定会结出硕果。 适读人群:7—14岁 ☆ 从医七十余年,九十七岁依然坚守在手术台旁,始终把病人当亲人,“眼里看的是病,心里想的是人”。 ☆ 充满童趣的先锋人物美文故事,展现吴孟超医生高超的医术和仁爱之心。 ☆ 铭记英雄人物的奋斗史,学习坚忍不拔、昂扬向上的精神品质。 ☆ 传递红色基因,为小读者系好人生第-颗纽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