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的贵族精神(熊召政文化讲谈录)

文人的贵族精神(熊召政文化讲谈录)
作者: 熊召政
出版社: 中国友谊
原售价: 42.00
折扣价: 25.20
折扣购买: 文人的贵族精神(熊召政文化讲谈录)
ISBN: 9787505744516

作者简介

熊召政,中国当代**历史小说家、诗人、剧作家、文化学者。1953年12月出生于湖北省英山县。1985-19**年担任湖北省作家协会副**。现为湖北省文联**、湖北省中华文化促进会**、湖北省**文史研究馆馆长,兼任中华文化促进会副**、武汉大学国学院教授等职。创作有诗集《瘠地上的樱桃》《南歌》《闲人诗稿》《闲庐诗稿》等,散文集《千寻之旅》《青山自在红》《醉里挑灯看剑》《文明的远歌》等,八卷本《熊召政历史文学选集》;剧作有话剧剧本《司马迁》、电影剧本《威继光》、歌剧剧本《八月桂花遍地开》等。1979年创作的政治抒情诗《请举起森林一般的手,制止!》获全国首届中青年**新诗奖;长篇历史小说《张居正》先后获得第六届茅盾文学奖、首届姚雪垠长篇历史小说奖、全国“五个一工程”奖、湖北省**图书奖、屈原文艺奖等多种奖项。2005年,被湖北省人民**授予“湖北省特殊贡献奖”,并当选2005年度湖北十大新闻人物。

内容简介

重建诗意的生活 一 近年来,有一个声音令人颇为兴奋,那就是保 护我们的环境,重建美丽的家园。 人类的历史是一部冲突与竞争并存的历史,它 每前进一步,在获得新的生活的同时,也得到了新 的忧患。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中国的经济建设取 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我们的改革开放有着无 穷的动力,将整个中华民族的创造力顷刻间释放了 出来,然而为了*快地、*大限度地发展经济,我 们的环境也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 **,我们走在北京、上海、深圳等流光溢彩 的现代化大都市里,面对那么多撼人心魄的风景, 有谁不为我们这个民族选择的发展方向而骄傲?但 是,当我们放宽视野,看到广袤国土上*渐萎缩的 森林、污染严重的河流、*益扩大的沙漠以及城市 里混浊的空气时,我们是否还能保持一颗快乐的心 呢?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我看到,在把追求财富 当成社会前进的**目标时,整个民族形成的心理 趋同,已经产生了一股巨大的颠覆性的力量。这股 力量既能颠覆我们代代相传的贫穷,也能颠覆我们 这个民族特有的与自然两情相悦的理想生活。 中国的《易经》,是探讨人与自然关系的一部 充满智慧的哲学大书。它的主旨,是探讨“道”的 盈虚消长、穷通变化。所谓道,即是客观存在的自 然法则。在这个法则里,人不可能成为自然的主宰 ,而只能是自然的一部分。我们的祖先看到这一点 ,因此提出了“天人合一”的观点。从这一观点出 发,老子写出了《道德经》。在这部体现了东方智 慧的著作里,老子告诉我们,只有遵循自然法则来 处理自己的事务,或者说规范自己的生活,我们的 心灵才拥有真正的美德。道与德的**结合,就是 古人所推崇并追求的“天人合一”的境界。 遗憾的是,人类的生活,很少能达到这一理想 化的高度。迫于贫穷的压力以及对财富的永无休止 的渴望,我们许许多多的同胞,自觉自愿地被改造 成“经济动物”。在这种生存状态下,这些人已丢 失了理想,支撑他们生命的,只有目的和动机。 二 我并不认为某一种社会形态下的文化模式是一 成不变的,甚或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但是在中华民 族的传统中,如对自然的钟爱,对宇宙的敬畏,以 及悲天悯人、忧患长存的智者情怀,我们的确不应 该舍弃。 人与自然的**结合,不但产生了历史久远的 农业文明,也产生了我们诗意的生活。魏晋时期的 陶渊明,为我们设计了一个“桃花源”;唐代的王 维,为我们描绘了一个迷人的辋川。这两位才华横 溢的大诗人,都把自己向往的居住环境描画成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