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中国电影
原售价: 56.00
折扣价: 38.10
折扣购买: 银幕外的声影
ISBN: 9787106048365
他告诉我,如果不是抗日战争爆发,也许他不会 从事文艺工作;他告诉我,如果不是迷上了舞台和银 幕,也许他会成为一个有相当级别的领导干部,因为 他1939年就加入了新四军,被他领进革命队伍的弟弟 “文革”前就担任无锡市市长;他告诉我,如果不是 1957年被打成“右派”被遣送至安徽白茅岭农场,正 值黄金年华的他会创造出更多像《南岛风云》一样优 秀的影片;他还告诉我,如果没有经历这么多坎坷, 在绝望和痛苦中反反复复思考社会和人生,他拍不出 《大桥下面》《秋天里的春天》这样闪烁人生哲理、 人性光环和生命火花的影片…… 他的人生跌宕起伏、坎坷曲折,生活亏待了他, 又馈赠了他,成全了他。他无法选择自己的家庭和出 身,但是他可以选择脚下的路,哪怕路上有泥淖有荆 棘。 他的经历令我折服、惊叹,甚至震撼。在民族存 亡之际,为了不做亡国奴,他奋起抗争,被日本人投 进了监狱;在国家命运转折之时,为了反饥饿反内战 ,他大声疾呼,被国民党宪兵抓进了牢房;在新中国 经济建设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为了表真情献诤言, 他袒露胸怀,直言不讳,被戴上“右派”帽子押进劳 改农场。也许,如果他放弃选择,远离艺术,任凭命 运的安排,他人生的轨迹会随之发生变化,但不变的 性格终究还会决定他的命运。 每次和他聊天,提起他蒙受的冤屈、遭遇的苦难 ,他的言语总是那么缓缓的、淡淡的,似乎是在讲别 人的故事。十年动乱期间,他作为“落水狗”,自然 被列为“痛打”对象,他又是资历丰富的大艺术家, 难逃重点批斗的厄运。大会小会连轴转,天天不是批 斗就是陪斗。开始他受不了,精神和肉体承受着惨烈 的鞭笞,刚直的性格不止一次地促使他与这种难以忍 受的屈辱决裂。他的爱人、电影演员王薇担心他真的 想不开寻短见,晚上睡觉时把自己的一只手和白沉的 一只手紧紧扣在一起。然而,经受了一场场批斗以后 ,在亲情的呵护下,他从煎熬中升华,在连绵不断的 狂风恶浪中超越自我,竟然能在震耳欲聋的“枪毙白 沉!”“白沉不投降,就叫他灭亡”的口号声中,颈 部悬挂着沉重的批斗牌,躬腰站在台上而静静地沉入 自己的世界。讲到这里,他的嘴角会漾起一丝苦涩又 带有轻蔑和自嘲的笑。 他是战胜命运的强者。苦难没有扼杀白沉对电影 的挚爱,也没有抹去他创作的激情。艺术让他总是那 么干练那么狂放那么精力充沛。在文艺的春天重新赋 予他创作机会后,他的才思和激情如泉喷涌。他拍摄 《大桥下面》和《秋天里的春天》时,我们曾经有过 多次交谈。每次,他都异常亢奋,滔滔不绝,手舞足 蹈,说到动情时立马潸然泪下。有一次,我去看他, 正在为《秋天里的春天》分镜头的白沉,竟然趴在桌 子上号啕大哭。他含着热泪告诉我,他从女主角的身 上看到了深受封建礼教摧残的母亲的影子,完全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