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精)

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精)
作者: (德)贡德·弗兰克|译者:刘北成
出版社: 四川人民
原售价: 99.8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精)
ISBN: 9787220101564

作者简介

刘北成,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

内容简介

第4章中有一节通过援引史料和权威论断,来对 欧洲和亚洲(尤其是印度和中国)的生产力、技术以及 经济机制和金融机制加以比较。通过这些比较,我们 可以证明,欧洲人对亚洲的贬低是没有事实依据的。 因为不仅在这个时期的开端,而且直到这个时期结束 之时,亚洲在经济上以及在许多技术领域都领先于欧 洲。另外,这一章还提出了一个观点:生产、贸易及 其机制和技术不仅应该进行国际间的比较,而且应该 被视为在世界经济的领域里相互联系和相互催生。 第5章将提出并阐释一种“横向整合的宏观世界 历史”(horizontally integrative macrohistory of the World)。在这种历史观中,事件和过程的同 时性并不是偶然的巧合。不同地点同时发生的事件, 不应该归因于各地“内部”环境的各自作用。相反, 我在这一章里将逐节探讨世界各地同时发生的事件的 共同原因及其相互连带的原因。为了说明和解释在不 同地点发生的事情,我采用各种互补的方法进行了人 口结构的、货币的、康德拉捷夫的、长周期的分析。 这种货币周期的分析被用来说明在17世纪40年代同时 发生的中国明王朝的崩溃、英国的革命、西班牙和日 本的叛乱以及马尼拉和其他地区的其他问题。对18世 纪晚期的法国、荷兰一巴达维亚、美国以及工业革命 ,也从一种周期和联系的角度做了简略的考察。第5 章里用了一节来探讨所谓欧洲的“17世纪危机”是不 是世界范围的危机,是不是包括亚洲在内;我还将探 讨一种否定的回答对于世界经济史的重要意义。我们 注意到,在亚洲许多地区, “延长的16世纪”的经 济扩张持续到整个17世纪,并延伸到18世纪前半期。 这也就引出了一个问题:是否存在着一个长达约500 年的世界经济政治的周期? 这个长周期问题引出了第6章要探讨的问题:西 方为什么以及如何在19世纪“取胜”?这个“胜利” 将会持续下去,还是暂时的?在以前的著作里,我宣 称发现了一个长达500年的世界经济体系的周期,其 中有一个扩张的A阶段和收缩的B阶段,它们都各自长 达两三百年(Gills and Frank 1992,Frank and Gills 1993,Frank 1993a)。我对这个周期的研究 上溯到公元前3000年,截至大约1450年。其他学者分 别做的三个考察,为我确定的这个所谓的周期及其阶 段提供了某种肯定。那么,这个长周期模式是否适用 于近代早期呢?这是第6章第l节提出的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是,如果适用的话,那么它是否反映和有 助于说明在整个17世纪乃至18世纪一段时间里亚洲在 世界经济中持续占据的支配地位?是否反映和有助于 说明此后亚洲的衰落和欧洲的兴起? 第6章还将把本书的历史叙述与理论分析推进到 最后阶段,探讨“东方的衰落”和“西方的兴起”是 如何密切相关和相辅相成的。我用一部分篇幅考察在 单一的全球经济中,不平等的地区和部门结构以及支 持着生产和人口增长的那种不平衡的暂时性或周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