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马克思是怎样炼成的(精)

青年马克思是怎样炼成的(精)
作者: 夏莹
出版社: 人民
原售价: 45.00
折扣价: 30.60
折扣购买: 青年马克思是怎样炼成的(精)
ISBN: 9787010197692

作者简介

教育背景:1994年-1998年,山东大学哲学系获得学士学位。1998年-2001年,山东大学哲学系获得硕士学位。2001年-2005年,清华大学人文学院获得博士学位 专业经历:2005年1月至2011年8月在南开大学哲学院工作。期间2006年12月被聘副教授。2008年6月-2009年1月受聘于复旦大学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2009年9月至2010年9月到法国巴黎第一大学访问学者。2011年9月调入清华大学哲学系任教。2017年7月,被聘为清华大学长聘教授。 学术建树: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当代法国马克思主义,当代激进左派思潮。全国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理事、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理事。曾受聘于复旦大学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法国巴黎索邦第一大学访问学者。权威期刊发表论文70余篇。《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各分类期刊转载30余篇。已出版学术专著2部:《消费社会理论及其方法论导论》、《拜物教的幽灵——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隐性逻辑》。译著3部。 论文《改变世界的哲学现实观》,获得第十四届北京市社会科学成果奖二等奖。

内容简介

在斯多葛学派的主张中,我想最为触动当时的 马克思的,一定是它对抗柏拉图之二元论的一元论 主张。斯多葛学派主张宇宙秩序的完美,而人也是 一个小宇宙,并且是大宇宙的一部分,与大宇宙有 着天然一致性,因此看似不同的两个世界,宇宙与 人,其实是一回事。此时的马克思,刚刚发现这样 一个实事:即康德的应然世界与实然世界之间的分 裂,其实所表现出的不过是一种哲学的无能以及哲 学不能触及现实的无奈。当时他一定在努力地探寻 一种可能的新路径,将这两个世界合二为一。因此 在读了黑格尔只言片语之后,马克思就借着这个古 希腊斯多葛主义者开启了哲学的起点。这个起点一 定包含着原初的统一,以及这种统一当中人与自然 、“科学与艺术”,以及所有矛盾的存在之间原本 具有的统一性。这种探索大约应该从两个方面展开 :其一,通过回顾克莱安泰斯的基本主张,来彰显 一元论哲学大约应该长成的样子;其二,开始马克 思自己基于原初统一而展开的思想之旅,从一种统 一性的观念(或者概念)出发,来统合现实生活中 的种种“现象”。那些属于自然科学与历史等多个 部门领域的考察的确是繁杂而累人的。但这并不是 问题的关键,问题的关键在于,如果我们略作思考 ,就会发现,实际上这样的工作,黑格尔早于马克 思很多年,都已经完成了,想一想黑格尔在《精神 现象学》里对于人类历史开端(主奴辩证法)和发 展以及各个阶段(如对启蒙与法国大革命)的分析 ,以及黑格尔那部牵强附会的《自然哲学》,更不 用说他的《美学》和《历史哲学》等等,其实都在 用很大部头的书来讲了一个统一的精神如何在自然 科学、艺术和历史中的游历和贯通。马克思读了只 言片语的黑格尔,但因为与黑格尔有了共同的问题 意识,所以就迫不及待地开始自己的一元论理论构 造。结果,这个工作最终导致的,不过是将他“诱 入敌人的怀抱”。 这里的敌人是谁呢?我想应该有两个:其一, 是他这个时候并不喜欢的黑格尔,他绕来绕去,却 发现,这部对话做到最后大约不过又是一个黑格尔 哲学的低配版,所以聪明绝顶的马克思一定感到极 为沮丧;其二,更为糟糕的,这个努力的最终结果 所呈现出的不过是他此刻已经开始厌恶的纯粹概念 哲学,一个与现实无关的哲学形而上学,或许更接 近康德。于是,这部有关哲学起点的著作就成为了 他刚刚抛弃的法的形而上学的另一个版本。换言之 ,这次尝试是很失败的。原本要逃离的世界,转了 一圈又回来了,可想而知,此刻的马克思有多么烦 恼,所以我们自然可以理解,他为什么会去河边乱 跑,会去和房东一起打猎,或许这是他逃离抽象体 系的唯一方式。 的确,回到现实生活本身是触及现实的最为直 接的方式,去拥抱每一个遇见的人,也的确是会让 新形势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活泼生动的方式阐述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