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墓之谜(阿加莎·克里斯蒂作品)

古墓之谜(阿加莎·克里斯蒂作品)
作者: (英)阿加莎·克里斯蒂|译者:周力
出版社: 新星
原售价: 28.00
折扣价: 18.00
折扣购买: 古墓之谜(阿加莎·克里斯蒂作品)
ISBN: 9787513314978

作者简介

无可争议的侦探小说女王,侦探文学***伟大的作家之一。 阿加莎·克里斯蒂,原名为阿加莎·玛丽·克拉丽莎·米勒,一**○年九月十五*生于英国德文郡托基的阿什菲尔德宅邸。她几乎没有接*过正规的教育,但酷爱阅读,尤其痴迷于歇洛克·福尔摩斯的故事。 **次世界大战期间,阿加莎·克里斯蒂成了一名志愿者。战争结束后,她创作了自己的**部侦探小说《斯泰尔斯庄园奇案》。几经周折,作品于一九二○正式出版,由此开启了克里斯蒂辉煌的创作生涯。一九二六年,《罗杰疑案》由哈珀柯林斯出版公司出版。这部作品一举奠定了阿加莎·克里斯蒂在侦探文学领域不可撼动的地位。之后,她又陆续出版了《东方快车谋杀案》、《ABC 谋杀案》、《尼罗河上的惨案》、《无人生还》、《阳光下的罪恶》等脍炙人口的作品。时至**,这些作品依然是世界侦探文学宝库里*宝贵的财富。根据她的小说改编而成的舞台剧《捕鼠器》,已经成为世界上公演场次*多的剧目;而在影视改编方面,《东方快车谋杀案》为英格丽·褒曼斩获奥斯卡大奖,《尼罗河上的惨案》*是成为了几代人心目中的经典。 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创作生涯持续了五十余年,总共创作了八十部侦探小说。她的作品畅销全世界一百多个**和地区,累计销量已经突破二十亿册。她创造的小胡子侦探波洛和老**侦探马普尔小姐为读者津津乐道。阿加莎·克里斯蒂是柯南·道尔之后*伟大的侦探小说作家,是侦探文学黄金时代的开创者和集大成者。一九七一年,英国女王授予克里斯蒂爵士称号,以表彰其不朽的贡献。 一九七六年一月十二*,阿加莎·克里斯蒂逝世于英国牛津郡沃灵福德家中,被安葬于牛津郡的圣玛丽教堂墓园,享年八十五岁。

内容简介

我并不想冒充作家或者装作善于写作的样子。我 做这件事只是应 莱利医生的要求,而且不知为什么,当莱利医生要求 你去做一件事的 时候,你总是不想拒*。 “噢,可是医生,”我说,“我**不懂写作啊 ,一点儿都不懂。” “胡说!”他说,“你要是愿意的话,可以把它 当作病例记录来写。” 所以,当然啦,你也可以这样看待它。 莱利医生继续往下说。他说我们现在急需的就是 一份关于雅瑞米亚遗址事件的不加粉饰的记述。 “如果由当事人之一来写的话可能很难令人信服 。别人肯定会觉得有失偏颇。” 当然,这也是实情。可以说,这次事件从始至终 我都在场,但同时又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局外人。 “那您为什么不亲自写呢,医生?”我问。 “我不在现场啊,而你在。况且,”他叹了口气 补充道,“我女儿也不会让我写的。” 他对他家那个小黄毛*头迁就到这种地步,实在 是有些丢脸。我 本来想说出口的,可是又看到他的眼神在闪烁。这就 是莱利医生*可 气的地方,你永远不知道他是否在开玩笑。他总是以 那样缓慢而忧郁 的方式谈事情,但多数时候你都会同时看到他在眨眼 睛。 “好吧,”我不确定地说,“我想我可以。” “你当然可以。” “我只是**不知道从何说起。” “这也是有章可循的。从*开始的地方开始,一 直写到*后就停笔。” “我甚至不知道这件事究竟从哪儿算是开始。” 我犹豫地说。 “相信我,护士小姐,和考虑*后如何收尾相比 ,如何开始根本不 算什么难题。至少在我发表演讲的时候是这样的。他 们甚至得找人使 劲儿拉我的衣服后摆,才能把我从讲台上拽下来。” “哦,您在逗我吧,医生。” “我可是**认真的。好了,你觉得怎么样?” 还有一件事在困扰着我。迟疑了片刻之后我说: “医生,您知道, 我觉得有时候我自己恐怕有点儿……怎么说呢,会流 露出一些个人情 绪在里面。” “天哪,女士,你越流露个人的情感就越好。你 要写的可是活人的 故事,不是那些假人**!你可以表达自己的感觉, 可以有偏见,也 可以很刻薄。只要你愿意,怎么样都行!就按你自己 的方式去写。到 *后我们把那些有诽谤中伤嫌疑的部分删掉就可以了 。你只管放手写 吧。你是个理智的女人,一定可以把这件事合情合理 地记述下来。” 所以事情就这样定了,我答应他会尽力而为。 现在我准备开始写,但就像我对医生说的那样, 想知道从哪里落笔的确很难。 我想应该先简单地说说自己。我叫艾米·莱瑟兰 ,今年三十二岁。 我先在圣克里斯托弗医院接*护士培训,之后在产科 工作了两年,后 来又做过一段时间的私人护理,在德文郡的本迪克斯 女士疗养院待了 四年。我是陪同凯尔希太太来到伊拉克的。此前,她 的女儿出生时是 由我照顾她的。她要和先生一起去巴格达,并且在那 里预约了一个照 看孩子的保姆。凯尔希太太在巴格达有朋友,那个保 姆之前已经在她 的朋友家工作了很多年。由于朋友的孩子即将回国上 学,保姆也同意 在孩子们离开后到凯尔希太太这里来工作。凯尔希太 太身体柔弱,对 于带这么小的孩子出行**担心,于是凯尔希少校安 排我一路同行, 照顾他的太太和孩子。他们会负担我回国的旅费,除 非我在回程中能 够找到另一份看护的工作。 我想没有必要详细描述凯尔希一家了。那个婴儿 很小、很可爱, 凯尔希太太除了有些焦虑烦躁之外,人也很好。我很 享*这次旅行, 毕竟此前我还从来没经历过这么长的海上旅程。 莱利医生也在这艘船上。他是一个黑发长脸的男 人,喜欢用低沉 悲伤的声音讲述各种奇闻趣事。我觉得他喜欢拿我开 玩笑,总是跟我 说些*不寻常的事情,然后看我是否会相信。他在一 个叫哈沙尼的地 方当医生,给当地的老百姓看病,那里距离巴格达还 有**半的路程。 再次遇见他的时候,我已经在巴格达住了大约一 个星期。他问我 准备什么时候离开凯尔希一家。我说他这个问题问得 很凑巧,因为赖 特一家人(就是我前面提到的凯尔希太太的朋友)正准 备提前回国, 这样他们的保姆很快就可以直接过来了。P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