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赵汀阳漫画

随笔--赵汀阳漫画
作者: 赵汀阳|责编:冯金红
出版社: 三联书店
原售价: 128.00
折扣价: 85.80
折扣购买: 随笔--赵汀阳漫画
ISBN: 9787108074539

作者简介

赵汀阳,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主要代表作有《论可能生活》(1994)、《天下体系:世界制度哲学导论》(2005)、《坏世界研究:作为第一哲学的政治哲学》(2009)、《第一哲学的支点》(2013)、《天下的当代性:世界秩序的实践与想象》(2016)、《惠此中国:作为一个神性概念的中国》(2016)、《四种分叉》(2017)、《历史·山水·渔樵》(2019)等。

内容简介

这本漫画册收集的是我工作之余的随手画,权当是一种随笔。其中多数是用钢笔画的。我记不住每幅画的具体日期了,少数是上世纪90年代的,大多数是2000年至今的,曾经发表在几个杂志上,在《读书》上发表的最多,在汪晖和黄平担任主编的10年,每月一张。其中有一些画完就送给朋友们了,所以在这集子里也有些是重新画的。重新画有时反而略拘谨,难免有些不如即兴画的效果好。 我对漫画有两个偏见:一个是,单幅好过连环。连环漫画展开的是故事,单幅表达的是浓缩意义的概念化情景,而被浓缩的意义更有观念性,有自由脑补的乐趣;另一个偏见是,无需文字的漫画好过需要文字解释的,因为可直观的意义比需要解释的意义更接近事物本身,当然也并非必然如此。这个集子里的文字标题有许多并非必要,只是习惯于有个题目,希望不是画蛇添足。 在钢笔画之外也有一些派生作品。我曾经画过几张丙烯画,但之前从来没有画过彩色画,色彩难多了,因此我还是画容易的。还有几张铜版画,更是无知者无畏的行为。曾在艺术家杨茂源的工作室看到一个印铜版画的机器,大感有趣,他给了我铜版和刻针,我刻了几张就发现太难了,就当是作业。批评家黄专建议我把“他人之心”的漫画转成雕塑,但我没有这项技能,就像雕塑家隋建国求助,是他的学生帮我完成的。另有两件铜制雕塑,是艺术家方力钧的工作室帮助完成的,这里收入了“团结就是力量”。还有几件3D打印的雕塑,MAD的建筑师党群建议漫画可以试试3D打印的效果,后来在MAD用3D打印了一批,各式各样的,不同材料的,不同颜色的,3D雕塑的“工业性”确实很适合表现那些“呆头呆脑”的漫画。所有这些超出画笔的成品都是得朋友之助才得以实现,我的漫画只是原始的创意而已。 编辑这个集子,是党群、程藜之功。我知道党群对画面的判断力远高于我,于是请她帮我选编漫画。设计师程藜更是精益求精的典范。她们为这本漫画集增色太多,我必须感谢她们! 本书由著名设计师程藜设计,运用多种设计语言、印刷工艺和特种纸张,最大限度地还原作者原画的场景和质感。 全书汇集了3种速写色纸,1种牛皮纸;在七个章节的入口,手工装订夹入了质感各异的仿真原画页,最后还参入了CG 的亚滑质感页等,多色多质感的混搭设计表现了作品的随意手稿感。明信片上银色的铅笔质感,速写手稿的年代旧感,手工版画边缘的参差不齐,立体的手工印章等,无不在细节处拉近和原画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