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名医身边(2019人民好医生跟诊记)
作者简介
罗辉,女,1975年生。毕业于湖北大学中文系。历任职湖南教育电视台编导、制片;人民日报社《健康时报》记者、编辑;《中国医药指南》记者部主任;经济日报社《名牌时报?医药健康周刊》执行总编;《保健时报》常务副总编,卫生部《健康大视野》执行总编。 “人民好医生”项目创始发起人。2012年起,带领团队并联手医界媒体发起《人民好医生跟诊记》丛书。自2002年起,从事医媒工作17年。
内容简介
1.北京协和医院 张福泉:肿瘤放疗患者的“健康卫士” 跟诊记者:罗辉张红 摄影记者:程永峰 跟诊日期:2019年6月4日 求学于知名的白求恩医科大学,毕业后进入国内顶级 的北京协和医院服务肿瘤患者。30年来,慈眉善目的放疗 科主任张福泉身体力行践行着“白求恩”精神,依借一流 放疗设备和规范放疗方案给予无数肿瘤患者康复的希望, 获得了近100%的好评,赢得患者发自内心的认可:“找对 了人,病就好了一半。” “关爱患者是第一位的” 久负盛名的北京协和医院承载了许多晚期肿瘤患者的 期望,作为放疗科主任的张福泉深感肩上重担。除全力治 疗外,他将关爱患者视作应尽的义务:“即便现有医学无 法为患者带来更好疗效,医生也需尽可能地给予安慰。” 一位45岁的孙姓患者经查发现宫颈癌,近来总感觉“ 有点累,腿有点软”。“不要着急,这病好治。”张福泉 轻声宽慰就诊时稍显不安的她。但患者仍不放心:“不会 转移吧?”得知无转移风险后,她面露欣喜:“找您看病 ,我就比较放心,之前都吓坏了!”随后,张福泉给出了 放化疗联合的方案,并手写推荐单,供患者向负责化疗的 医生求诊。 就诊时满面愁容,离开时平静放松的还有一位同为宫 颈癌患者的张女士。因癌变发生肺转移,她心情低落。张 福泉分析病情时面带微笑,告诉患者倘若好好治疗,仍可 获得良好疗效。“我当时激动得眼泪都快下来了,没遇到 过这么好的大夫。”感受到关怀和希望的她如是说道。 门诊有一位25岁的柴姓患者。7年前,年少的她被查出 鼻咽癌,经张福泉诊治后康复,现只需定期复查,这次电 子镜检查依旧未见肿物复发。但张福泉仍关切地叮嘱患者 :“你现在也工作了,记住少熬夜,不喝酒,特别是白酒 。”患者点了点头,又略带担忧地问他:“我的牙没事吧 ?它们有点敏感。”放疗可诱发口腔溃疡,导致口腔细菌 环境改变,张福泉便给出了多用含氟牙膏等生活小提示, 还提醒她“不要随便拔牙”。 患者眼中“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张福泉极有耐心 。门诊眼看就要结束,可一位患者迟迟未到。在场家属解 释称,患者因路况拥堵,仍需20余分钟才能就诊。听闻消 息后,安排了中午12点参加科室学习的他未有半句催促, 面色依旧温和,坐在诊室里耐心地等了起来。 全心全意投入放疗工作已成张福泉的一个习惯。现在 的他基本仅剩一个“爱好”:到医院看望患者。每天早上 不到6点,北京协和医院都会出现他的身影。 “要找最好的医生” 作为国内最早应用放射线治疗肿瘤的医院,北京协和 医院配备了一流的放疗设备,其放疗科具备应用国际最先 进放疗技术的能力。“在精准上做到更好,给患者最合理 的治疗”是张福泉对精益求精的不懈追求。如今,科室在 他近20年的带领下,在精准放疗上不断取得新突破,造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