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道美学思想比较研究

释道美学思想比较研究
作者: 余虹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原售价: 78.00
折扣价: 53.90
折扣购买: 释道美学思想比较研究
ISBN: 9787100218313

作者简介

余虹,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宗教美学、文艺美学的研究与教学,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与教育部规划课题子课题多项,多次获得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主要作品包括《禅宗与全真道美学思想比较研究》(中华书局,2008)、《文学作品解读与教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等。

内容简介

陈寅恪先生言:“自晋至今,言中国之思想,可以儒释道三教代表之。”儒、释、道三家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以治国平天下为己任的儒家文化以其丰厚的治世思想为历朝历代统治者提供了治国之策略,自然成为中国文化的主流。然而,过分强调社会秩序、团体规则的儒家文化,容易导致对个体生命的桎梏。而以修身养性为核心、以获取个体生命自由解放为目标的释、道文化,自然成为儒家文化的补充,与儒家文化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系统。以儒为主,释、道辅之,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格局。在这样一个文化系统中,儒家文化更多渗透于制度文化与日常人伦之中,而释、道文化则主要以宗教文化形态呈现于世。然而,中国宗教是“哲学的宗教”,“在中国的精神史上,哲学和宗教并没有原则上的分离”,“哲学与宗教融为一片”。中国宗教观同时也是中国人的世界观与人生观,而中国哲学是生命哲学,中国宗教观更多体现的是对人的生命价值的思考、生命困境的超脱、生命局限的超越,而不是对神的崇拜与皈依。正是由于中国宗教与哲学的这种一体性,在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中,中国佛教与道教对中国科学、文学、艺术、民俗风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天人合一的宇宙观、直观的思维方式、自立自信的坚韧、平常心的处世之道,已经化为中国人深层的心理结构与价值观,成为中国人生活与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中国哲学是生命哲学,作为中国哲学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美学也表现出强烈的生命美学的特征。中国佛教与道教因其关注现实人生、重视此岸超脱、重视生命体验、指向生命本然等特点,表现出强烈的人生审美化特点。由此,中国佛教与道教成了中国美学研究的重要对象,佛教美学与道教美学成了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内容。 解析传统文化,品味佛道美学,领略审美人生。 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而佛教虽源于印度,却早早传入并浡沸于兹,经历千百年的本土化演变,其根早已扎入中国文化的最深层。二教对中国的影响,早已超出信仰的范畴,而扩及文化与生活的方方面面。但凡研究中国文化,便绕不开佛道二教。而“中国宗教是‘哲学的宗教’”,“中国哲学是生命哲学,作为中国哲学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美学也表现出强烈的生命美学的特征”。由宗教而美学,余虹教授继承并发展了这一颇具中国特色的美学研究范式,而“审美人生境界论”的确立,更是从理论层面修通了中国宗教与中国美学交叉研究的重要关隘,在学术上,尤其在中国美学与文化研究领域,可谓开一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