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物坚果增智慧/食苑健康系列丛书
作者简介
王云,高级营养师、科普作家。为餐饮业、部队、院校、企业等单位做了大避的营养、卫生、食品、烹饪等专业培训及社区大众科普讲座。被多家企业、院校聘为美食营养专家、顾问。 首都保健营养菱食学会理事,《中国旅游之窗》、《健康》、《中华荚食药膳》、《时尚健康——男士》等多家科普刊物的专栏作家、营养专家、高级顾问,为数十家报刊、杂志撰写大量科普文章。 出版图书《精典名菜话营养》《运动员营养膳食》。合著《考生营养膳食》《食苑诗赋》等。 孙立新,高级烹饪技师,“中华十大名厨”之一,“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北京便宜坊烤鸭集团副总。
内容简介
抗癌防衰——玉米 玉米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 的逐渐提高,食物越来越精细化,玉米作为粗粮食品,就渐渐地退出了年 轻人的餐桌。因此,许多营养专家建议要让玉米重返大家的餐桌,并提出 要对玉米进行深加工,如玉米粒粥、玉米饼、玉米肠、玉米罐头、爆玉米 花、玉米油等。 玉米,学名玉蜀黍,,俗称“苞米”,辽西叫做“棒子”,河北称为 “玉茭子”。明代田艺蘅撰《留青日札》谓“御麦”;清代吴其溶的《植 物名实图考》称川陕黔湖谓玉米“包谷”;甘肃《平凉县志》叫“番麦” ,又叫“西天麦”;《云南志》日为“玉麦”;西藏称其为“番谷”,此 外还有“包芦”、“珍珠米”、“玉高粱”、“大将军”、“埃及谷”、 “土耳其麦”、“叙利亚高粱”、“印第安种子”等名称,细数下来不下 三十余种称呼。 玉米原野生于南美洲的墨西哥、秘鲁一带,当地原始人将野生玉米种 植在住处四周,既作栅栏篱笆,又作花卉植物观赏,惟不知其可食。到了 秋天,人们发现鸟儿落在玉米棒子上啄食粒籽,才有人小心翼翼地尝试, 方知玉米不但无毒而且味美。从此以后,玉米的种植传遍美洲。印第安人 种玉米也很有趣,竟以活鱼为肥料。他们将捕来的鱼放在种玉米的穴里, 每一英亩至少要放1000多尾。他们从实践中得出结论,用鱼肥田种出的玉 米,产量要比普通地里的玉米高出3倍以上。在玉米播种季节,村村户户相 约,家里都把狗拴起来,以防玉米穴里的鱼被狗叼去。 野生玉米至少已约~有8000年的历史。墨西哥曾发现距今7000年前的 玉米植株,可见公元前4000~5000年时,当地的印第安人已开始种植玉米 。哥伦布在发现美洲新大陆后。把玉米带回了西班牙,逐渐传至非洲和亚 洲。1575年前后,也就是明朝的万历年间,一位阿拉伯商人到东方来做生 意,并将玉米种子带到了我国,最初只是在西藏种植,因西藏古时称“番 ”,所以玉米在当地被称作“番谷”。另外还有一种传说,玉米是由巡礼 的回教徒从伊斯兰圣地麦加,经中亚带到新疆,继而传人我国的中原各地 。有关玉米还有很多传说:一位救济了一个闹饥荒部落的老妇人,靠摩擦 她自己的身体秘密地生产玉米。后来她的秘密被人发现,遭到猛烈攻击, 被指为巫术。她同意印第安人把她处死。临死前,她认真地吩咐人们如何 处置她的尸体。后来,玉米就从她尸体拖过的地方,和掩埋她的尸体的地 方,长了出来。 我国传统医学认为,玉米性味甘平,具有补中益脾、止渴消肿的作用 。对于治疗食欲不振、肝炎、水肿、尿道感染等病都有一定的作用。玉米 人药多以须,玉米须在我国民间百草中占有重要位置。中医认为玉米须性 平味甘,微温,具有利尿、止血、利胆、降压等作用。在临床上,用玉米 须治疗肾炎引起的浮肿和高血压,疗效显著,并且稳定。玉米须也是有效 的利胆剂,它有减少胆红质含量,缓冲胆汁中的沉渣,降低其浓度、比重 等作用,亦可适用于治疗膀胱中的尿路结石。 玉米营养丰富,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其中 ,玉米胚中约含52%的脂肪,仅次于大豆,蛋白质及维生素含量均高于大 米,黄玉米含有较多的维生素A,对人的视力十分有益。玉米中富含的维生 素E、卵磷脂及谷氨酸,对人体健脑、抗衰老有良好的辅助作用。玉米中富 含的纤维素。可吸收人体内的胆固醇,将其排除体外,以防止动脉硬化, 还可加快肠壁蠕动,防止缺血性心脏病,维持心肌正常功能,因而玉米是 高血压、冠心病、脂肪肝患者的首选食品。据匈牙利科学家研究发现,玉 米内含有的赖氨酸、谷胱甘肽等几种成分具有较好的抗癌作用。玉米中富 含的硒元素,也是一种强有力的抗氧化剂,能加速体内过氧化物或自由基 的分解,致使肿瘤细胞得不到分子氧的充分供应,从而抑制癌细胞的生长 。所以,玉米是中老年人预防肿瘤的理想保健食品。 【玉米食疗方十例】 1.高血压病:玉米须30克,香蕉皮50克,西瓜皮50克,加入1000毫升 水,熬成浓汁后,每日服用3次,每次服用2食匙。 2.黄疽、浮肿、小便不利:玉米细粉,加水煮成羹状,加糖适量服食 ,每日2次,每次30~60克。 3.胆石症:玉米须30克、垂柳枝20克,水煎服,每日2次。 4.高血脂症:玉米、南瓜子各30克,水煎服,每日2次。 5.糖尿病:玉米须15克、绿豆20克,水煎服,每日2次。 P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