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是什么:汉英对照
作者简介
埃尔温?薛定谔(1887-1961),奥地利物理学家。20世纪的前30年中物理学经历了一次大革命,解决了微观运动的基本规律问题。薛定谔生活在这个时代,1926年他提出了波动力学,是量子力学的标准形式之一。薛定谔因此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后来他的兴趣转向生命科学。1943年写的《生命是什么》,使薛定谔成为分子生物学的先驱。 译者简介:杨焕明,中国科学院 (CAS) 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 (CAMS) 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大学 (UCAS) 及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教授;中国遗传学会和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副理事长;深圳华大基因联合创始人。
内容简介
吃进“负熵” 正是由于能够避免迅速退化到“平衡”的惰性状态,生命体才显得如此神秘。这么说吧,从人类思想的最早期开始,曾认为某种特殊的、非物理的或超自然的力(vis viva ,活力)在生命体中起着作用,现在仍然有人这样认为。 生命体是如何避免衰退的呢?显而易见的回答是:通过吃、喝、呼吸、消化(对植物来说称同化),专业术语叫“代谢”(metabolism)。这个希腊词(μεταβαλλειν)意为“变化”或“交换”。交换什么呢?最初的基本概念毫无疑问,是物质的交换(例如,德语中的代谢为Stoffwechsel)。物质交换是本质,这种看法是荒谬的。有机体中氮、氧、硫等任何一个原子和其他同类的原子都一样,相互交换又能得到什么呢?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不再好奇了,因为我们被告知我们依靠摄入能量而生存。在某些非常发达的国家(我不记得是德国还是美国,或者两国皆有),你可以在餐馆里找到菜单卡,除了价格之外,还标明每道菜含有的能量。不用说,从字面上看,这很荒谬。因为对于一个成年生命体来说,能量含量和物质含量都是固定不变的。毫无疑问,既然肯定任何一个卡路里跟其他卡路里的价值是一样的,那么,确实看不出单纯的交换究竟有什么好处。 那么,我们的食物中到底含有什么宝贵的东西,使我们免于死亡?这个问题很好回答。每个过程、事件、发生的事——无论你叫它什么;简言之,自然界中正在发生的一切都意味着在那个发生的区域的熵在增加。因此,一个活的生命体的熵在不断增加——或者,正如你说的,产生正熵——从而趋向于最大熵的危险状态,也就是死亡。要想远离最大熵活下去,只有从环境中不断汲取负熵——我们很快就会明白,负熵肯定是非常有用的东西。有机体吃进去的是负熵。或者,换一种不那么自相矛盾的说法:新陈代谢的本质就是,使有机体成功地让自己免受其生命活动产生的熵的影响。 ★“虐猫狂人”薛定谔经典科普作品首本汉英对照版 ★ 中国科学院院士、基因组学家杨焕明担纲翻译 ★从“量子跃迁”到“基因突变”—— 你的跨学科融合思考指导书 “生命是什么?”演讲发表已经80年,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薛定谔的想法未必全然正确,但是读者可以循着名家的步伐,学习如何跨学科思考,挖掘思维潜力,问题的解法从来不止一种。 ★生命以“负熵”为食 —— 薛定谔已为你找到不自律的解法 事物自然地朝着混乱无序的方向进展,并最后达到惰性状态,即“最大熵”,想要避免这种状态,一种简单的方式就是“吃进负熵”,即“吃进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