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云南人民
原售价: 69.00
折扣价: 41.40
折扣购买: 遣游人
ISBN: 9787222230040
吴纯,1989年生,广东揭阳人,中国人民大学创造性写作硕士专业,曾获第34届台湾联合报文学奖,首届“匿名作家”大赛总决赛前五。有作品发表于《花城》《山花》《天南》等。
第十七章 《我一生的故事》 你又来看我了。 和往常一样,你检查这屋里的一切,水池有没有漏水,冰箱里的食物是不是过期了,阳台上的铁丝网装好了没有。听说有台风,你心不在焉地说了一句,然后站在阳台抽烟。 你通常是下午来,有时候是午饭过后,我们在客厅聊天,你总是看不惯我的很多东西,窗帘、饭桌、脸盆,你抱怨叠得乱七八糟的衣服,连挂在墙上的钟都不放过。 我知道,其实是你又到了无话可说的时刻,还因为我曾为了给那个老式钟上发条,从椅子上摔下来过。你不顾我的反对把那张椅子扔到垃圾站,我只能重新买一把更高的椅子,为此你和我大吵了一顿。 后来我想了想,你的原意大概是要我换成梯子,生活上我们总会抓错重点,事实上只是找个有话可说、互相争论的借口,没人关心那是椅子还是什么东西。但有件事你却绝口不提,就是那次你自告奋勇来换水龙头,结果怎么都拧不上,还拽坏了管子,气急败坏的你只能去找了专业的修理工。 我们有太多诸如此类,半斤八两的把柄落在对方手里,但谁都没有主动揶揄过对方。你喜欢坐在靠窗的那个角落,习惯坐姿是像年轻人一样盘着腿,再慢悠悠地喝茶。更多时候你在忙于打扫屋子里的一切,把认为没用的东西扔出去,任凭我怎么阻挠都无济于事。我的桌子和柜子经常就这样变得空荡荡的,好像在等待着什么新物件,后来证明这是一种错觉,因为除了清理之外,你不会给出其他意见。 我记得你唯一的赞赏,是我给废置很久的花瓶插上一束姜花。第二次我换了别的花,你也没有什么意见,仿佛花瓶只是完成了一个理所当然的任务。 我辩解说,这是老人的权利,老人有积攒、遗忘和不讲究的权利。就像你经常带一把伞,遮阳挡雨之外还能当拐杖,好几次你会把伞遗落在阳台,第二次见面的时候,你带来一把新的,那把旧雨伞就被我收起来。你也从来不问它们到哪去了,我一直想着如果你打开了门后的纸箱,它们会不会也逃不过被扔掉的命运?但你没这么做过。 你开始说起自己的风湿,一到下雨天隐隐作痛的膝盖。病痛逐渐将你吞掉,让你的身体佝偻,变得越来越小,你忘不了那个修理工拿着扳手一边敲着水龙头,一边看着你,好像暗示水灌进的是你的脑子而不是腿。 其实他是看着我们:你怒气冲冲地抄着手站在门槛上,我抱着掉下来的花洒,挽着裤腿,失去主人的地位,用失智的语气回答着修理工的问题。这样一来,他更加认为我们是合伙在捣乱的,于是你们打了起来。 你捏了捏茶杯,郑重其事地放在膝盖上,像处理扳手似的,要往关节里装一个螺丝。对付这个你一般只有两种做法:有节奏地拍打,如果节奏很稳,力度很大,就表示越来越疼。但今天明明是晴天,你像敲钉子一样敲着膝盖,要把螺丝装进去。我总感觉你一站起来,膝盖就会散架,于是劝你换一种药膏,无端又激起你的烦闷。但你无法行动,什么都做不了,也没办法扔掉我的东西。 好像注定了,今天你就是来听我说话的,但真实情况是,你从来都不听我说的话,你只是假装坐在那里,假装我也在这里,听着只能接收到本地台信号的电视机。很多治病的、壮阳的、不孕不育的小广告会在趁机插播进来,变成专门为耳背患者设计的音量,像在我们中间拉上一张帘子。我们一个变成医生,一个变成病人,你剧烈咳嗽起来,直至发现房子里没有值得抗议的东西,你才慢悠悠去关上电视机。 今天你的腿不好,显得更加步履蹒跚,仿佛我们才刚刚发现,自己已经做了很久的老人。作为老人就要面对很多麻烦,而很多时候我们用各种方式争执,其实是在故意驱赶这种麻烦,发明一种让它知难而退的办法。说不上是成功,还是失败的次数比较多,无论如何,今天你不能这么干了。你迫不及待地从厕所回来,扶着桌子、墙、茶几,躺进那张后背破洞的藤椅,那是唯一一件没被你动过丢弃念头的家具。 我不知道怎么安慰你,我自己也有各种毛病,就像昨晚我又失眠了,膝盖撞到桌角,起了一块瘀青,我没有告诉你,你也没有疑心这满屋的药酒味是怎么回事。 我们曾开玩笑说,要不去买电视上的那些广告药吧。你是从来不相信这些,十几年来坚持涂擦医师朋友给的药酒,他偶尔会给你换一种配方,比如把蛇藤子换成百花草,把枸杞换成金不换,但大致上就是那几样草药。我只买过收音机里广告的白内障的眼贴,不知道是真有药效,还是心理作用,我流眼泪的程度减轻了。有时候你会帮我去药店,忍受店员的询问和推销,买回一盒盒你称为骗人玩意儿的药贴。这些都是我们无话可讲时,会一遍遍重复的内容,也没得出过什么结论。 你已经很累了,几次差点在藤椅上睡过去,我故意把收音机的声音调低,你也没被骗过去。我关掉电视,你就说我是故意的,几乎要和我争吵起来,这让你感到精神振奋。 趁着你唠叨的时候,我从阳台搬来那张偷偷捡回来的椅子,你没有认出来,即使把它错认成一件全新的物件,你也没有就此发表意见,它孤零零地在客厅中间,不知道怎么被你归类。或者在你渐渐模糊空白的意识中,它会在什么时候出现,它是什么?我被这种想法吓到了,你无动于衷,让它消失在眼皮底下,我预感有一天,我也会如此,那张椅子就是我。 我坐到那张椅子上,你突然问,之前落下的外套在哪里?一会又自言自语:想不起来就算了吧。相比之下,我没有忘记过什么,就像后来我把很多物件锁在柜子里,锁到你不知道的地方,但不代表我真的不记得—外套叠在那个组合式抽屉里,左上角的抽屉上着一个小锁头,抽屉很久没打开过,里面是你不知道的东西。 今天天气很好,一点都不像要来台风的样子,好像注定,你今天就是来听我说话的。现在只有我们两个人,也没有第三者来为我说过的话作证,我要说的,是五十年前的一件事。 ★ 第34届台湾联合报文学奖得主,吴纯长篇小说,一部失窃小说手稿引发的奇幻旅程。“虚构就是,只要想很多遍,就会在脑海里变成真的。”——吴纯曾凭借短篇《驯虎》获得第34届台湾联合报文学奖,凭借短篇《少女与意识海》入选首届“匿名作家计划”总决赛前五。《遣游人》是其长篇小说,以绚丽的想象力创造出一个时空交叠的复调叙事迷宫:丢失手稿的作家、历史学者、辍学青年、独居老人、寻找失踪恋人的武家后代、神秘的网络女孩……他们因为一部失窃的小说手稿而聚合在一起,开启一场通往未知的冒险。 ★ “人只要有过一次印象深刻的迷路,终生都会用重复的方式迷路。”身份置换与文本嵌套交织的叙事迷宫,岭南记忆与鬼魅梦境组合的故事魔方。——“小鸟飞向针叶林,我们接受着文字游戏的诱导。”失踪、象、蓝鸟、手稿、无花果、寻找、信、海、游神、地图、梦境……小说以若干关键词编织成极富诗性的语言之网,人物与故事在其中肆意生长,历史与记忆、文本与现实融为一炉。“最终是语言允许我逃离自身,遁入沉默的虚无之中。” “我没告诉他我是从汕尾过来的,路过潮南、濠江,狼狈地东奔西走,现在才站到这个寂静的黄昏里。我突然觉得人为的边界变得没那么重要,山那边可能长着野梨树,可能挂着成群的猴子,只要我的想象力允许,乌云一般的枝干移植强壮的果子,证据移接另一个证据的特征,同在一个气温带的河流汇聚,不会停止的事件纳入一个叫‘潮汕’的文件夹里,被遗忘在目的地的G,在我们的合力勘探中趁机逃脱,不知所踪。” ★ “一场让人惊艳且愈合的冒险”,阎连科、骆以军、张悦然联袂推荐。——“吴纯这部长篇的丰富性是显而易见的——不仅在于主线之间楔入不同短篇所带来的独特阅读感受,还在于吴纯用自成一派的细腻、迷人、跳跃式文字罗织的语言之网,在一种看似含混实则精密的筛取之中,梦境与现实的交替时隐时显,最终,它的完成指涉向小说这一文本自身,但同时,也是吴纯对世界、芸芸众人、岭南风俗、芜杂生活和更广博的知识趣味的一次热烈回应。”(阎连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