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成都时代
原售价: 35.00
折扣价: 17.20
折扣购买: 孙子兵法 孙膑兵法 三十六计
ISBN: 9787546410128
孙武(约公元前545年—约公元前470年),字长卿,齐国乐安(今山东广饶))人,中国春秋时期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尊称兵圣或孙子(孙武子),被誉为“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之祖”。 孙膑,其本名孙伯灵,是中国战国时期齐国的军事家。孙膑曾与庞涓为同窗,因受庞涓迫害遭受膑刑,身体残疾,被称为孙膑,后在齐国使者的帮助下投奔齐国,被齐威王任命为军师,辅佐齐国大将田忌两次击败庞涓,取得了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的胜利,奠定了齐国的霸业。
孙子曰:兵①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 不可不察也。 【注释】 ① 兵 :当名词用时,指士兵、军队、兵器 ;当动词用时,指 用兵,此处指战争。 【大意】 孙子说 :战争是一个国家的首要大事,关系到国 家的生死存亡。是否要发动战争,以及如何作战,都 必须经过缜密的分析、观察、研究,再做决策。 故经①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② :一曰道, 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道者,令民与上同意者,可与之死,可与之生, 而不畏危也 ; 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 ; 地者,高下、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 ; 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 法者,曲制、官道、主 用也。 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之者不胜。 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 :主孰有道?将孰有能? 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 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注释】 ① 经 :古代指经线,在此作动词用,意思是衡量、分析。 ② 校之以计,而索其情 :“校”同上句“经”的意思一样, 指分析、比较 ;计,古代指筹码,在此指下文“主孰有道”等几 个情况 ;索,意思是索取、获得 ;情,指战争中的敌我形势。 【大意】 战争关系着国家的存亡,因此要分析敌我双方的 五方面情况,对两者的情况加以比较,以此探索双方 胜负的可能性。 这五方面情况,一是道。道就是战争的正义性, 也就是君王的作战意志和臣民的意愿是一致的。国民 百姓支持战争,不惧生命危险,甘愿为君主而死。这 就是有道。 ★曹操曾亲自注解过《孙子兵法》。 ★不仅可以用于军事战争,在商业、生活、游戏中同样适用。 ★注解平易,翻译易懂,也可直接阅读古语。 ★精美烫金双封面,可读宜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