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2

2312
作者: (美)金·斯坦利·鲁宾逊|译者:余凌
出版社: 重庆
原售价: 48.00
折扣价: 29.80
折扣购买: 2312
ISBN: 9787229103798

作者简介

金?斯坦利?鲁宾逊(Kim Stanley Robinson)生于1952年。鲁宾逊的作品已经荣获29次各种提名,并赢得11项科幻文学大奖。他*负盛名的作品是火星系列,其中《红火星》获1993年星云奖年度**长篇小说奖,《绿火星》和《蓝火星》分获1994年和1997年雨果奖年度**长篇小说奖。《米与盐的年代》(The Years of Rice and Salt)获得2003年轨迹奖**科幻长篇和雨果奖。《2312》获得2012年星云奖年度**长篇小说奖。

内容简介

如华旗般舞动的橘黄色光线从*初出现的原点分 成了左右两束,好似地平线上的焰火往南北两个方向 散开。仿佛一个被削了皮的光球,太阳的表面闪耀着 ,光辉慢慢溢向两头。由于每人面罩上的滤光片不同 ,他们看到的太阳各不相同,有的可能是蓝色大旋涡 或跳动的一簇橙色,有的可能只是一圈白色的圆环。 光弧不断向左右两端扩展,进度比想象中*快,当它 **露出地面时,人们就像站在鹅卵石滩上,面向一 颗巨大的恒星。 现在是转身跑开的时候了!但就在人们想实现自 我救赎时,一些人却突然晕厥,跌倒在地,又赶紧爬 起来,惊慌失措地向西跑去。 *后看一眼水星*出吧。它浸泡在紫外线中,是 不断升温的蓝色怒号。耀眼光球的登场暂告一段落, 随之而来的是愈加清晰和炫目的*冕狂舞,所有磁化 弧光、电磁短路和燃烧的氢气团都被扔向黑暗的宇宙 。你可以有选择地遮挡住*冕的光芒,只看太阳光球 ,甚至可以把滤光片上的画面放大,*后会看到对流 单体燃烧着的**,像千万根扭曲的线条,每根线条 都是剧烈燃烧的火焰形成的雷暴云。这颗恒星每秒钟 烧掉500万吨氢气,并将继续以此规模燃烧40亿年时 间。所有这些长针状火焰围绕小小的黑斑跳着圆舞。 那是太阳黑子,是燃烧暴风中不断改变的涡流。无数 的长针一起流动,仿佛被潮水推搡着的海藻带。所有 这些回旋运动都能从非生物角度予以解释——各种气 体在持续的引力场牵引中以不同速度移动,形成无休 止的火焰旋涡。这是纯粹的物理学角度的解释,但事 实上它看上去却有相当的生命力,比很多生物还要有 生气得多。在世界末*的黎明看到此情此景,很难相 信它只是一种无生命的物理现象。它在你的耳际咆哮 ,与你不停对话。 很多人都是在尝试了多副不同的滤光片后才选定 了适合自己的那副。一些特别的滤光片,或者说经滤 光片过滤后的影像,已成为个人或群体膜拜的对象。 人很容易在**崇拜中迷失自我。想象一下吧,他们 站在那儿,就为了看一眼*出;他们是那样的投入, 难怪眼前之景总能让他们感到欣喜——那是从未见过 的图案,那是撞击心灵的脉动。突然间,围绕光环的 一圈燃烧着的纤毛似乎发出了人耳可闻的声响,变成 了狂乱的咆哮——其实质是你的血液正涌向鼓膜,此 刻听上去却像太阳燃烧的声音。不知不觉中,人们驻 足的时间太长了。有些人烧伤了视网膜,有些人直接 失明,有人被重如泰山的0宇航服出卖,直接毙命。 有时甚至几十人同时被烤熟。 你是否有这种感觉:这帮人简直就是一群傻瓜? 是否觉得如果换成是你,*不可能犯如此低级的错误 ?先别太早下结论。没人可以如此肯定,因为眼前是 你从未见过的景象。你也许觉得自己已经习惯了,外 界再没有任何东西能真正让像你这样深沉老到且知识 渊博的人着迷了。但你也许错了。你是太阳的子孙, 如此近距离注视太阳,那种美感,那般恐惧,能** 清空人的大脑,一把将人推进恍惚的状态。有些人描 述说那种感觉很像看见了上帝的容貌。这种说法也对 ,因为太阳系内所有生命都来源于斯,太阳的确可说 是我们所有人的上帝。它尊容一现,能将我们的思想 从头颅中一洗而空。那些人所追求的正是这种感觉。 所以的确有理由为斯婉·尔·泓担心,她比*大 多数人*喜欢尝鲜。她常常观*出,每次都站在安全 界限的边缘,且有时在阳光下一待就是很久。巨大的 雅各布天梯①、颗粒状脉冲、长针状气流……她已深 深爱上了太阳。她顶礼膜拜,在房间里还为太阳神设 立了一个小神社,每天清晨醒来的**件事就是搞一 个简短的向太阳致敬的仪式。她的大多数风景画和行 为艺术都是以太阳为主题,这些天又忙活着在土地和 自己身体上搞高兹沃斯大地艺术和阿布拉莫维奇②行 为艺术。显然太阳就是她艺术的一部分。P2-3

我们多久未曾抬头仰望夜空了?
不论是术业专*的学者,还是闲话家常的百姓,无不为宇宙的深邃和神秘深深吸引。当代地外科学发展虽极为迅猛,但其复杂的数学推算,抽象的空间构建,阻碍了非专业人士对本门知识的进一步了解。在人均科普资源**匮乏的中国,民众对宇宙的神往,不得不止步于空泛的想象。
金?斯坦利?鲁宾逊是美国**科幻小说家。对人性的剖析和反思存在于他的多部作品中,是隐匿于科幻外壳下的一条鲜明的社会主线。新作《2312》荣获2012年“星云奖”,主题是探索人类在宇宙中的出路,通过如临现场的细节描述,紧张惊险的情节设计,步步设局,将读者导入一场惊天阴谋。看似纯粹的科幻作品其实是一幅不同文化,不同种族甚至不同星球间关于美与丑,信任与猜疑,保守与进取,生存与毁灭的全景画:人类社会之矛盾与冲突,实则人性之贪婪与自私;纵使现代科技将物质文明推送至难以想象的高度,被有缺陷的人性*纵的芸芸众生,仍无法超脱于互相算计、尔虞我诈、自我毁灭却又爱恨交织的悲情闹剧。
行文上,作者采用半个多世纪前始于美国的插入体,将看似碎片的词汇和概念以隐藏的逻辑插入正文,不仅调节了全书节奏,也自然为读者补充了阅读此书所需的科普知识。值得一提的是,在与译者的通信中,作者强调《2312》是其又一本有中国元素的小说,对在中国发行其汉译版十分期待。
康德曾说:“世间有二物,越是对其仔细思索,越有敬畏与惊叹之感:星河灿烂于顶,道德高洁于心。”生活在地球上的人,认为自由呼吸、绿树成荫、碧海蓝天不过是理所当然的事;而发展科技,探索外空,似是解决地上问题的灵丹妙药。本书对此提供了另一个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