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圆大地(袁隆平传)

梦圆大地(袁隆平传)
作者: 姚昆仑|责编:鲍黎钧//池涛
出版社: 中国地图
原售价: 26.50
折扣价: 16.70
折扣购买: 梦圆大地(袁隆平传)
ISBN: 9787503186066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2.“二毛”趣事 1930年9月7日,袁隆平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 ,父亲给他取了一个小名叫“二毛”。与所有人的童 年一样,“二毛”也有一些调皮的故事。但童年良好 的家庭教育为他的奋斗与成功产生了潜在的影响。 袁隆平的祖籍在江西德安。德安于五代时设县, 位于钟毓灵秀的庐山脚下,鄱阳湖之西,是江西北部 一个山清水秀的小县城。大自然用奇妙的手在这里描 绘出一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丘陵起伏、气候温暖湿 润的杰作,其环境非常适于水稻、小麦、玉米、高粱 等农作物的生长。 德安县城南郊坡上的青竹坂,袁隆平先祖世代在 此躬耕陇亩,繁衍生息。19世纪后期,袁家开始弃农 经商,迁居县城发展。由于经营有方,家道日盛,到 了袁隆平的曾祖父时,尤重视后代的教育培养,子孙 们也不负众望,个个成才成器。 祖父袁盛鉴,在孙中山先生领导的民国时期曾当 选为江西省第一届议会议员,历任德安县高等小学校 长、农会会长,广东琼崖行政长官秘书长、文昌县( 今海南省文昌市)县长等职。 父亲袁兴烈任过县高等小学校长、督学。后就读 于南京东南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在北平铁路局当高级 职员,是一位具有爱国心的正直的知识分子。抗战爆 发后,袁兴烈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一次和朋友共 同捐献了500多把大刀给冯玉祥的部队,他还帮助抗 日部队运送军械、给养。后来,因平汉铁路被日寇占 领,他毅然弃笔从戎,参加了冯玉祥将军领导过的西 北军,在抗日烽火中成为一名上校秘书。抗战胜利后 ,父亲在南京政府中任侨务科长。新中国成立前夕, 他回到曾待了8年的重庆,当了一名寓公。 袁隆平的母亲华静,原名华国林,出生于风景秀 丽的江苏镇江的一个富商家庭,从小在教会学校读书 ,接受西方礼仪和文化艺术教育,贤惠善良,酷爱花 卉,并讲得一口娴熟流利的英文。高中毕业后,在安 徽芜湖教书期间,认识了袁兴烈并结为伉俪。 1930年9月7日(庚午年农历七月初九),袁隆平 在协和医院呱呱落地。这位小男孩睁开眼,茫然地注 视这个纷繁的世界,这块神奇的天地。喜添贵子,袁 家满门喜气洋洋,毕业于东南大学中文系的父亲袁兴 烈按照袁氏家族“字辈”的排列,确定自己的子辈为 “隆”字辈,加上这个儿子出生地为“北平”,就给 他取了一个优雅的名字:袁隆平。袁隆平兄弟五个, 五人按年龄大小排序是:隆津、隆平、隆赣、隆德、 隆湘,因为袁隆平排行第二,家里就取小名为“二毛 ”。 庚午年属马,《诗经·小雅·吉日》中写道“吉 日庚午,既差我马”。在爷爷奶奶的眼中,袁隆平这 匹“小马驹”长得不是那么顺眼,有时还显得笨手笨 脚。家里人想调动他的积极性,可他表现不佳,要他 拿碗,碗被摔坏;要他取杯子,杯子掉在地上;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