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传

苏东坡传
作者: 陈鹏
出版社: 中国友谊
原售价: 39.8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苏东坡传
ISBN: 9787505741782

作者简介

陈鹏,七零后,山东鄄城人。好走路,好骑行,好咖啡与茶,好读史,好美食,好八卦。苏东坡忠实拥趸。曾任潮流杂志《FUN!》总编辑,中国网文化中国主编,蜜悦运营总监等。著有《先秦猛人录》《闲说王府旧风流》《馋是一枝花》等。

内容简介

三苏不只名动于宋朝的文坛和政坛,对后世亦产 生极深远之影响。评论家们更是将苏氏父子与唐宋年 间的其他五位优秀作家相提并论,赞之为“唐宋八大 家”。 在悠久绵长的中国文化史上,一家人占据了如此 重要之位置,几乎仅此一例,实属绝无仅有。有人说 曹操三父子可与比肩,但若较起真来,三曹文学创作 的广度和深度,与三苏相比,还是要稍逊一筹。 眉山,在成都之南五十公里。这一块土地,因为 地理环境的关系,其水土丰美,物产富饶,山不高而 秀,水不深而清,算得上风水宝地。 长江有一支流,为岷江,岷江有一支流称玻璃江 ,玻璃江流经眉山县城东郊,水色清碧,江水简直像 玻璃一般透明,一眼便可望到江底,故得此名。 沿江两岸,眉山人遍植了桃树和杨柳,每年春天 一到,粉嫩的桃花争艳,清新的杨柳吐绿,东坡曾有 诗赞之日“清江入城郭,小圃生微澜”,气象着实万 千,令人留恋不止。此等绝美景色,沿江岸两旁连绵 不绝,非常壮观,不知道的人乍到此地,误以为自己 身在世外桃源,人们因此称眉山为“小桃源”。 眉山是个古典诗意的小城,气候温润,风光旖旎 ,淳朴适意,人在其中,不免耽于美好而忘却时光的 流逝。比之五十公里外的繁华大城市成都,这里少了 些热闹,却多了些安静;少了份浮华,却多了份实在 。生活在这清幽小城的百姓,最是怡然自得,乐于享 受这清平人世。 眉山适合居家,全因其“小”使然:人口不多, 不至于拥挤;相对封闭,却更适于修身养性。假若用 现在时髦的新概念包装,就是“最适宜居住的地方” ,当地人民的幸福指数,俨然超出那个大城市成都。 莲花是眉山特产,城中池塘密布,每年五六月间 ,莲花次第开放,香气飘到了城中的每个角落,全城 人民共同分享着花开时节的喜悦。 眉山城在莲花的包围当中,别有一番天赋的趣味 和美丽。 在莲花和荷叶间,鱼儿自由自在嬉戏于水中,无 所挂碍,正如汉乐府之采莲诗所描述:江南可采莲, 鱼戏莲叶问。静的莲,动的鱼,相映成趣,倘若有画 师在,把这景色如实描绘,那也绝对是精彩之作。 眉山苏氏,原籍赵郡,即今河北赵县,东坡亦常 以“赵郡苏轼”自称。 苏洵曾作《苏氏族谱》,对眉山苏氏的来龙去脉 有过比较清晰的交代:唐神龙初,长史味道刺眉州, 卒于官,一子留于眉,眉之有苏氏自是始。大意是说 ,唐中宗神龙初年,老苏家的祖上有个叫苏味道的人 ,来眉州当官,后来死于此地,留下一个儿子,由此 眉山有了苏氏,香火不断,绵延不绝。 这眉山的苏氏一支,历经三百年发展,虽非名门 望族,倒也算人丁兴旺,再加上乐善好施,在当地获 得一定的声望。 苏氏家族一路繁衍下来,逐渐形成两个重要的传 统:其一是淡泊名利,其二是勤俭持家。 淡泊名利,便对做官的兴趣不大,对于功名没有 太多的进取心,对经济亦没有太多的计较;而勤俭持 家,则让苏家积聚不少家财,夯实了经济基础,因此 ,苏家虽算不上眉山的富贵人家,但也已步人小康行 列。 这样的家风持续多年,一路传承,对苏氏一门的 影响显而易见。 只要人们稍加留意,便不难发现苏氏各代传人身 上所具有的这些特质。苏洵的父亲,苏轼的爷爷苏序 ,便是这良好家风的继承人。 苏序体格健壮,胸怀开阔,为人平和厚道,生活 朴素节俭,深得乡里人敬重。苏序与人交往,不论是 士大夫,还是普通百姓,乃至田父野老,都一样礼貌 周到,注重细节,时时顾及别人感受。苏序有此品格 ,当受其父苏杲的影响极深,苏序评价父亲“最好善 ,事父母极于孝,与兄弟笃于爱,与朋友笃于信,乡 间之人无亲疏皆爱敬之”。 对于功名利禄,苏序亦有着异乎寻常的淡泊态度 。他曾有机会争取到当地的一官半职,但他不但不争 ,甚至还说服家人,不要掺和到这件事情当中。 苏序的生活作风,俭朴到了极致。 P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