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杜之争与宋代杜诗地位的浮沉

李杜之争与宋代杜诗地位的浮沉
作者: 张慧玲
出版社: 上海古籍
原售价: 78.00
折扣价: 50.00
折扣购买: 李杜之争与宋代杜诗地位的浮沉
ISBN: 9787573207180

作者简介

张慧玲,文学博士,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中国语言文化学院副教授,中国古代文学教研室主任,兼任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唐诗之路研究会首届理事,绍兴市浙东唐诗之路研究会秘书长。主要从事唐诗学、杜诗学研究。已参编出版过《庐山历代诗词全集(明代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鄱阳湖历代诗词集》(江西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先后在《古代文学理论研究》《江西社会科学》《东亚文献研究》《中华诗学》《渊民学志》等国内外刊物发表过学术论文十馀篇。主持并已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宋元明杜诗学理论嬗变研究》。

内容简介

杜甫是中国古典诗歌最重要、最杰出的代表,闻一多评价他为我们“四千年文化中最庄严、最瑰丽、最永久的一道光彩”。而杜甫这一地位的确立,关键在宋代。作者张慧玲是一位优秀的中青年学人,学术功底扎实,踏实严谨,主持并完成过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反响热烈。此书也是她一直着力研究的项目,已积累多年,较为成熟,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本书考察了杜诗在宋代地位的浮沉变化情况,描述了杜诗经宋初近百年的酝酿后,逐渐掀起崇杜、学杜热潮,并持续一个半世纪,直到南宋宁、理二朝才趋于低落,而在宋末又重归兴盛的过程。为了更好地阐释杜诗地位的浮沉变化过程,本书将此问题放在宋代文化与“宋调”建构中的典范选择这一主题之下,将宋代诗人曾先后奉为经典的李白诗、韩愈诗、陶渊明诗作为参照,考察了宋代诗人逐渐确定以杜甫为首要经典,以李白、韩愈、陶渊明为必要补充的多经典格局,尤其对李白与杜甫在“宋调”建构中的不同地位作了清楚的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