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省之书:中国原典的当代精神

自省之书:中国原典的当代精神
作者: 余世存
出版社: 岳麓
原售价: 59.80
折扣价: 37.70
折扣购买: 自省之书:中国原典的当代精神
ISBN: 9787553817064

作者简介

余世存,诗人,学者。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湖北随州人,现居北京。做过中学教师、报社编辑、公务员、志愿者。曾任《战略与管理》执行主编,《科学时报》助理总编辑。当代重要的思想者之一,被称为“当代中国富有思想冲击力、具有历史使命感和知识分子气质的思想者之一”。已出版作品有《非常道:1840-1999的中国话语》《老子传》《家世》《大时间:重新发现易经》《时间之书:余世存说二十四节气》《节日之书:余世存说中国传统节日》《己亥:余世存读龚自珍》等。

内容简介

说起老子的《道德经》,很多人以为老子在其中表达了一个重要思想:反智。不仅很多涉世未深的年轻学人把老子归为“反智”一派,大加嘲笑或批评,就是一些思想史家也作如此观,如余英时先生说,“老子讲‘无为而无不为’,事实上他的重点却在‘无不为’,不过托之于‘无为’的外貌而已。故道家的反智论影响及于政治必须以老子为始作俑者”,“我曾指出《老子》书中的政治思想基本上是属于反智的阵营;而这种反智成分的具体表现便是权谋化”……我们普通读者读“老子”,也常常困惑于老子天下第一,老子绝顶聪明,却又那样明确地表示要“绝圣弃智”。 老子真的反智吗? 看老子的教诲,似乎真的如此:“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绝圣弃智,民利百倍”“民多智慧,而邪事滋起”“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老子那么智慧,为什么要反智呢?老子真的反对他拥有的智慧吗?我们需要这样想问题,而不是如余英时那样从表面的字句中去推论出老子是一个权谋者和独裁者,“老子在此是公开地主张‘愚民’,因为他深切地了解,人民一旦有了充分的知识就没办法控制了。老子的‘圣人’要人民‘实其腹’、‘强其骨’,这确是很聪明的,因为肚子填不饱必将铤而走险,而体格不健康则不能去打仗或劳动。但是‘圣人’却决不许人民有自由的思想(‘虚其心’)和坚定的意志(‘弱其志’),因为有了这两样精神的武器,人民便不会轻易地奉行‘圣人’所定下的政策或路线了”。余英时的老子观有相当的普遍性,即断章取义、为己所用。 要知道,老子绝非矛盾得人格分裂,孔子称道过“老子犹龙”。“圣人”在老子笔下也绝非如余英时推论出的是一个独裁者,相反是一个“功成而弗居”的德者。只要看看《道德经》中有关圣人的表述就清楚,“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当然,对于人类群体存在状态的观察,跟书面推崇“人民本位”,否定圣贤、仁人志士、先知、精英等的身体事业,会有不一样的结论。移动互联时代使知识下移到人民大众那里,人民、公民都有获取“充分的知识”的可能,但今天的大众同样需要圣人、先知、志士;需要反思投机取巧式的机智,需要返璞归真的简单生活原则;需要善待自己身体的治身养生:实其腹、强其骨、虚其心、弱其志等。 关于老子反智的矛盾、困惑甚至不需要从老子的言论中寻找答案,只要我们反求诸己,我们就能明白老子的“反智”并非反对“智慧”。只要看看我们的生活,一方面是技术、工具充斥日用,一方面是大量的修行、养生言论,是相互提醒告诫要“安顿”“平安”“静好”等智慧,我们就大体明白老子的反智并非指智慧。从《道德经》中可以看到,老子对“知”“智”“明”三个字的用法是有区别的。老子的“知”,一般指“了解”“知道”,这不是他所要否定的。老子否定的“知”,是人的欲念。所谓“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这里的“智”,正是老子强烈质疑和反对的,他是指“以知识为工具而行诈伪之事”的“巧智”,是我们常说的耍小聪明。至于智慧,老子一般用“明”来表示,是体“道”知“常”的最高智慧。所谓“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而老子的“愚”,并非愚昧,而是朴实无华的意思。 为老子“反智”正名,对我们普通人也有重要的意义。这让我们更加明白,以老子的智慧,他跟我们普通人一样感同身受,他跟我们一样反对独裁者、专横者的自作聪明。我们应该把加诸老子身上的阴谋色彩去掉,恰恰相反,老子是反对阴谋、权术的,老子要求的,是生命的大智慧。 ◇文化学者余世存十余年读经心得、自省之书! ◇将中国原典在当下复活,让传统思想参与现代日常! ◇不安与浮躁并存的精神内耗时代,从传统典籍中寻找精神疗愈之道! ◇老子的睿智,庄子的超脱,孔子的入世,孟子的仁义,墨子的平民主义,韩非的因应时势…… ◇用心聆听曾经辉煌却又落寞千年的先民智慧,愿我们的纷繁生活有所解脱,浮躁心灵得以安顿,通达豁然,过好这一生。 ◇用现代视角切入,用现代语言讲解,结合现代日常提炼朴素道理,太阳底下无新事,处事之道、安身之本,都可从中获得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