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币里的中国史

钱币里的中国史
作者: 清秋子 著
出版社: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原售价: 59.8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钱币里的中国史
ISBN: 9787569943825

作者简介

清秋子,著名作家,祖籍江苏宜兴,生于重庆。早年曾下乡插队八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代表作有《我是北京地老鼠》(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三个一百”原创出版作品奖)、《百年心事——卢作孚传》、《国士——牟宜之传》和多卷本历史长篇小说《汉家天下》等。

内容简介

“金融”两个字搞不明白 还玩什么钱 在那万恶的旧社会,有 一个词汇,人们经常用, 而现在不大用了,那就是“ 卖命”。 其实这个词挺形象的。 你想呀,一个人,如果从 大学毕业开始工作的话, 有效劳动年限正好是30年 ,就等于说,你是把你最 有创造力的生命,分30年 一点一点给卖出去了。 爹妈给你一条生命,不 容易。古人说“蝼蚁尚且贪 生”,何况我们人呢,更应 该珍惜生命。所以,兄弟 姐妹们,一定要把这30年 卖出个……呵呵,不说太直 白了吧!就是说,人的生 命也要“效益最大化”。 在将来的同学会上,起 码得让当初一眼都不瞟你 的“班花”或“班草”,对你刮 目相看。 那么,凭什么让人家对 你注目? 是你的腰包,你的财富 ,你的成功程度,说到底 ,还是你有了个聪明的脑 袋瓜。 把古人的现成智慧装进 自己脑子里,付出的成本 只是一点业余时间,收益 是从此心明眼亮,能看清 金融里的种种门道,这不 是很划算的吗? 我们还是言归正传,来 看看古代的金融业是啥样 吧。 首先得搞清“金融”是什 么意思,“金融”两个字都搞 不明白,还玩什么钱? “金融”一词,不是咱们 老祖宗的发明,是近代我 们从日本那儿拿过来的。 就像“革命”“社会”“干部”“经 济”这些词,有的虽然古代 中国就有,但现代意义上 的用法,还是借鉴的日本 的。 金融是什么?就是钱和 关于钱的业务,这是个行 当,是个专业。其中的“金” 字,比较好理解,世界各 民族都在很长的历史里把 贵金属作为货币,所以“金” 就是钱,赚钱就叫“揽金”。 可是“融”呢?这是个啥 意思? 这是指“资金融通”,也 就是货币信贷,比如借钱 、还钱、抵押、放债,以 及现在很流行的股票、债 券、基金等。 中国古代没有“金融”这 个词,可是有这类经济活 动,所以古代也有金融业 。而且放贷、借贷我们一 般说的都是钱,可是古代 的时候,借贷关系涉及的 还不光是钱,还有粮食。 粮食也能借贷,这是咱们 老祖宗的一门特殊金融业 。 就像前几十年,“粮票” 也能顶钱用,拿来换鸡蛋 。再早,1949年以后有一 阵儿,政府公务员的工资 还是发小米呢。 有意思吧? 神农氏的农贸市场催生 了钱 那么中国古代的货币, 是怎么创造出来的?人们 干嘛就发明了货币?货币 这东西,现在是这么厉害 地主宰了我们的生活和情 绪,以至穿衣吃饭、讨老 婆、生孩子、上学、看医 生、直到进火葬场,都为 钱所扰,让人欢喜让人忧 的。现在的办公室、饭局 上、电视里,“货币战争”“ 金融风暴”什么的,都快塞 满耳朵了! 这“魔鬼”是从哪里放出 来的? 告诉你吧,钱,也就是 说货币,是古代老农民发 明的,是在神农氏时代的 农贸市场里发明出来的。 它是应运而生的,不发 明不行了。赶集的农民一 着急,就发明出来了。据 说神农氏那会儿,规定中 午时农贸市场开市,“天下 之民”都来以货换货,到换 完了,就散场,“各得其所” (《易·系辞下》)。具体 是怎么交易呢?比如女娲 家里养的猪多,吃不完, 但是缺羊,就把猪赶到市 场去换伏羲氏他们家多余 的羊。 这叫“物物交换”,是最 原始的贸易,还用不着钱 。 可是问题来了!好比当 时的交易价格,约定是一 头半猪顶一只羊,女娲没 法把半只活猪给伏羲氏, 那就只好先欠着,下回赶 集换东西的时候补上。 P7-9 ◎二月河、王立群推崇的作家清秋子最新作品 ◎从货币的演变中,读出历史的走向;从历史的关节处,发现金融的门道 ◎看经济大势,要有望远镜般的眼光,能看几千年,那么看透未来几年肯定不成问题 ◎看金融趋势,要有显微镜般的眼光,会洞察本质,那么看清楚未来几十年也没问题 ◎从夏商周到元明清,一本书纵览中国经济4000年 ◎想实现财富自由的人都爱看的中国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