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里的博物学(清宫兽谱)

故宫里的博物学(清宫兽谱)
作者: 小海|责编:程凤|绘画:(清)余省//张为邦
出版社: 中信
原售价: 49.80
折扣价: 32.40
折扣购买: 故宫里的博物学(清宫兽谱)
ISBN: 9787521725889

作者简介

小海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硕士,为青少年浙江《科学大众》杂志撰稿,化工出版社自然博物馆《自然博物馆的奥秘》系列丛书特邀编辑,曾在中科学趣担任课外科普讲师。

内容简介

\\\\\\\\\\\\\\\\\\\\\\\\\\\\\\\\\\\\\\\\\\\\\\\\\\\\\\\\\\\\\\\\\\\\\\\\\\\\\\\\\\\\\\\\\\\\\\\\\\\\\\\\\\\\\\\\\\\\\\\\\\\\\\\"驳 在茫茫的中曲山里生活着一种野兽驳(古作駮),它的样子像马,但头上长着一只角,通身雪白,唯有尾巴是黑色的。它的牙齿和爪子都很锋利,叫声如鼓声般浑厚。 相传,驳食虎豹。有个楚国人深受狐狸之害,用了很多方法都没有捉到它。有人告诉他,老虎是百兽之王,所有动物都怕它。于是,他找人做了一只假老虎,又找来虎皮蒙在上面,果然吓走了狐狸。从那之后,他认为老虎可以制伏天下所有的野兽。直到有一天,他遇到一种似马非马的怪物—驳。它看到披着虎皮的楚国人,发出雷鸣般的嘶吼声,然后冲向他,一口咬下了他的脑袋。 据记载,春秋时期,有一天,齐桓公骑马出行,半路上突然冒出一只大老虎,桓公吓得一激灵。但是,身为一国之君,桓公仍保持着王者的威严与风范,他闭上眼,大喝一声,然后径直冲了过去。出人意料的是,那老虎不但没有扑过来,反而怔在那里,腿不停地打战,最后瘫在地上。这算是“狭路相逢勇者胜”了。 虽然桓公安然无恙,但卫士们还是惊得一身冷汗。老虎号称百兽之王,为什么会吓得瘫在地上呢?桓公觉得这事有点儿蹊跷,便找来博学多才的管仲,询问此事缘由。管仲问桓公 :“我猜您所骑的是高头大马,而且是迎着太阳疾驰过去的,对吗?”桓公说:“没错啊,寡人骑的正是这种骏马。”管仲继续说 :“这种马飞奔时很像一种名叫驳的猛兽。驳以虎豹为食,所以老虎看到后心生疑惑,以为它是驳,吓得伏地不起。” 世间白色的马常有,而长有独角的驳却难得一见,倘若桓公真拥有驳,可能也是一国之福吧! 犬 犬是女真人狩猎看家的伙伴,因护主有功,地位颇高。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后,宫廷一直遵循着爱犬的习俗。 相传,努尔哈赤被明军追杀,无奈躲进草甸中。明军搜寻未果,便纵火焚烧草甸。努尔哈赤的爱犬挺身而出,它往返水塘,用身体沾满水压湿草地,努尔哈赤才得以逃生,然而爱犬却不幸身亡。 犬的汗腺并不发达,非常怕热。一旦感觉到热,犬就会张开嘴,伸出舌头,大口大口地喘粗气,并分泌大量唾液。它们通过唾液蒸发散热来降低体温。而努尔哈赤的爱犬为了在烈火中救主,已经顾不上那么多了,很可能是被热死的。 若时光倒流三百多年,你会发现清代皇帝个个都是爱狗人士。 雍正皇帝有两只爱犬,一只叫造化,一只叫百福。为了让爱犬穿上新衣,雍正皇帝曾专门下旨给爱犬做衣服。 乾隆皇帝则是每年立秋后,都会带上爱犬去木兰围场狩猎,秉行“国语(满文)骑射”。乾隆皇帝钟爱细犬。它们“头如梭、耳如扇、腰如弓、尾似剑”,爆发力强,耐力持久,奔跑速度极快,可达到每小时 60 千米。 细犬是神话中哮天犬的原型。在《西游记》中,二郎神杨戬带着哮天犬一同斩妖除魔,冲锋陷阵。悟空曾领教过哮天犬的厉害。如果悟空不是被哮天犬扑上去咬了腿肚子,跌了一跤,也不会被穿了琵琶骨,威风扫地,颜面尽失。 宫廷画师郎世宁创作了闻名天下的《十骏犬图》进献给乾隆皇帝,表达“十全(犬)十美(骏)”之义。乾隆皇帝对其大为赞赏。在《十骏犬图》中,除了一张所绘为藏獒,其他九张均为细犬。它们有着矫健的身姿,小头长吻,腰身细长。可见,在清代,细犬的地位还是蛮高的。 慈禧也是爱狗“狂魔”,她的御犬大都是哈巴狗,憨厚可爱。\\\\\\\\\\\\\\\\\\\\\\\\\\\\\\\\\\\\\\\\\\\\\\\\\\\\\\\\\\\\\\\\\\\\\\\\\\\\\\\\\\\\\\\\\\\\\\\\\\\\\\\\\\\\\\\\\\\\\\\\\\\\\\\" \"-当当网畅销好书、系列图书市场累计销量超15万册,读者好评如潮 -《故宫里的博物学》全新升级 亮点一、书封及装帧升级,书更加精美 亮点二、内容重新修订,增加动物实拍图 亮点三、文中增加生僻字注音,方便阅读 亮点四、小开本便于携带,价格更亲民 亮点五、纸张升级,不晃眼,更有质感 -备受喜爱的4大理由 一 中国古代动物百科图鉴,故宫藏品 二 有趣有料 以现代博物学的探究方式重新解读经典 从文学、艺术、动物、地理、自然、民俗、神话、志怪、典故、历史等丰富的角度,讲述让你大开眼界的动物传奇。 三 “背景”过硬,专家反复审读 参考近百种典籍,文稿打磨几十遍。古籍大都参考四库全书影印版、考证后动物拉丁名参考《世界哺乳动物名典》,力求全书内容更为严谨和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