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霞客/中华先贤人物故事汇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少蓄五岳之志 晚明万历年间,南直隶江阴县(今江苏省江阴市)旸 (yang)岐村的徐家大院,刚刚完成了一次分家,徐有勉 分得了作为家中学堂的湖庄书屋。没多久,徐有勉喜得一 子,这是他的第二个儿子。大儿子弘祚已经二十一岁了, 对这个晚来的儿子,徐有勉与妻子王孺人都格外珍视,他 们给儿子取名弘祖,小名祖儿。 祖儿长大成人后,喜欢游历名山大川,有一次去拜访 隐居佘山的**书画家、文学家陈继儒,两人一见如故。 他们同游佘山,只见四野寥阔,满天霞光,陈继儒说:“ 我送给个别号吧,叫霞客,希望你无论走到哪儿,都有霞 光照耀。”后来人们都叫他徐霞客。 徐霞客七岁的时候,徐有勉花了大价钱,为他聘请了 一位以教学严谨而远近闻名的塾师吴先生。 吴先生对祖儿管教十分严苛,若背不出课文,就拿戒 尺抽打手心。 祖儿被先生打手心是家常便饭。他对记那些枯燥的“ 四书”“五经”不感兴趣,他喜爱窗外那棵老樟树,上面 各种鸟儿叽叽喳喳,在树枝上跳来跳去,很热闹。 看到儿子的小手心被塾师用戒尺打得通红,母亲王孺 人不依。 王孺人疼爱祖儿,有个重要原因,祖儿是老来子。王 孺人四十二岁时,才怀孕生他。如今,老大已成家,老二 才上私塾。所以,祖儿成长的每一步,王孺人都特别关注 。 其实,王孺人看到祖儿的小手心被打得通红,已有好 几次了。打祖儿的小手,就是在打她的心。王孺人本想对 塾师说点什么,却一直忍着。**祖儿的小手心比往*还 要红肿,她再也忍不下去了。 王孺人对塾师说:“吴先生,祖儿那么小,怎么可以 打他手心?” 对于王孺人的质疑,塾师有些诧异。打手心是塾师* 常用的教育手段,得到众多父母认可。 塾师回答:“自古道,棍棒出孝子,娇养忤逆儿。孩 子不打不成器。” 王孺人说:“娇生惯养、纵容溺爱固然不可。但学童 年幼,顽劣乃是天性,《论语》中也说,夫子循循然善诱 人。学童学不好,老师也要反省,课徒方法是否得当。” 东家话说到这份上,这位以严苛著称的塾师,无法再 教下去,只得请辞。 徐霞客的第二个塾师,大家都称他季先生。 这位季先生带来个幼童,五六岁的样子。刚来旸岐村 时,季先生抱歉地对徐有勉说:“老爷,这是我娃,小名 良儿。您放心,他很乖,就让他坐在旁边听听。” 徐有勉看那孩子,木讷,笨笨的样子,坐在那里一动 不动,就说:“季先生客气了,这是小事,无妨,让他和 弘祖坐在一起听课。” 季先生果然不俗。为让徐霞客安心听课,他采取** 手段,将“四书”“五经”与《山海经》《水经注》等闲 书放在一起,错开教学。全新课徒法果然奏效,徐霞客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