钞票上的中国百年史

钞票上的中国百年史
作者: 池振南
出版社: 北京科技
原售价: 28.00
折扣价: 19.10
折扣购买: 钞票上的中国百年史
ISBN: 9787530454664

作者简介

香港钞票收藏家。

内容简介

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同年也是***家由中国人自办的商业银行— —中国通商银行诞生一百周年纪念。 早在1847年,**家外国银行——英国丽如银行就捷足先登进驻了黄浦 滩。此后,西方列强看透了清**的*败无能,以各种借口使外国银行不断 涌进上海外滩,各式各样的**、银元在中国市面流通,不断蚕食中国的经 济。中*甲午战争后,“换回利权”的呼声*益高涨,中国通商银行就是在 这一背景下诞生的。 1**6年(光绪二十三年)10月,时任清廷铁路督办大臣的盛宣怀向清** 提出“合天下之商力,以办天下之银行”,本着“通商兴中、挽回利权”的 办行宗旨,创办了**家由中国人自办的商业银行——中国通商银行。与外 资在华开设的银行相比,中国通商银行整整落后了五十年,但它开创了中国 人自办商业银行的先例。 1**7年5月27*,中国通商银行在上海外滩广东路正式开业,额定资本 白银五百万两,在当时已算得上是实力雄厚的银行了。该行成立之时,清政 府授予发行钞票的特权。 中国通商银行发行的货币有银两票和银元票两种:银两票分五钱、一两 、五两、十两、五十两、一百两共六种;银元票分一元、五元、十元、五十 元、一百元五种。 天津自开埠以后,由于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渐渐成为北方商贸集 散之地。该地漕运兴起,南北土特产吞吐集散,票号和钱庄云集,白银、宝 钞、铜元、银票可同时流通,币制、币种繁多,官办、私营银号相互通兑, 形成了天津独特的工商繁华境况,故该地索有“北方金融中心”之称。 1900年八国联**侵天津,除了烧杀掠夺,还在天津广设银行,严重打 击当时由民族资产所经营的票号和钱庄。许多票号和钱庄由于经不起金融市 场“互兑不便”和“物价浮动”的混乱状况,纷纷倒闭、歇业。 清廷早就有心开设自己能控制的银行,以解决其在天津的*队给养。 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袁世凯瞄准时机,以解决当时令百姓、商贾头痛的 “币种繁多、币制不一”紊乱局面为由,借担任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之 机,呈请户部(***)立案注册,成立了中国第二家官办银行——“北洋天 津银号”。因其属官办银行,故也俗称“天津官银号”。 北洋天津银号成立后,发行了两种钞券:一种是以银两为单位的“银两 票”,面值有一两、三两、五两、十两、一百两五种;另一款是以银元为单 位的“银元票”,面值有一元、三元、五元、十元、五十元、一百元六种。 北洋天津银号所发钞券*大的特点是在其银两票和银元票的背面印有节 选自《管子》的故事,采用满汉文对照印刷。故事有关齐王向管子请教货币 流通的谋略,这在当时**处于外患内乱、货币发行不*管制的情况下,具 有一 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清**为了“整齐币制”,特别选派官员组成 考察团前往*本考察,以取经验,准备在中国筹设中央银行及发钞等事宜。 1904年,户部(当时的***)向清廷奏呈创办中央银行之计划,奏*: “现当整齐币制之际,极赖设立中央银行为推行枢纽。臣等再三筹商, 拟由户部设立,筹集股本,参阅各国银行章程,斟酌损益,迅即办起银行, 以为财币流转总汇之所。” 不久,户部又拟订了《**银行章程》,恭呈清皇帝御览。清廷见奏, 当即批准了这个银行章程。 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9月27*,***家国 家银行——大清户部银行在北京西郊民巷设立,总资本额一千万两白银,分 为十万股,分别由**和私人各认购五万股。大清户部银行总行的管理官员 有:正副监督各一人、理事四人、监事三人;各分行则设总办、经理、协理 、司账等职。 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2月,经度支部(即官制改革前的户部)批准将大 清户部银行改称为“大清银行”,它除经营一般银行业务外,度支部还特准 其拥有发行钞票以及经营国库等权限。大清银行成立后还以重金专门聘请美 国雕刻技师来华指导钞票的印制。正当**套钞票即将发行之际,辛亥武昌 起义爆发。P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