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炀帝(生平时代与遗产)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在几乎所有朝臣的支持下,文帝于589年六月分水陆两 路发起了对高丽的辽东战役。这支超过30万人的水陆大军 由汉王杨谅和高颍指挥。具有讽刺意味的是,高颍是此次 战役最主要的反对者。 隋朝陆军受阻于粮食短缺和疾病蔓延,海军在原陈朝 将领周罗喉指挥下试图从山东半岛横渡黄海以进攻平壤, 却遇到致命的风浪,损失惨重。从六月起兵到九月溃退, 隋军人马损失了十之八九。惨败的结局一定给炀帝留下了 刻骨铭心的记忆。这或许就是炀帝十年之后再度发动对高 丽战争的内在动因。 争夺皇太子之位 直到600年十月之前,杨勇一直是炀帝前进路上的绊脚 石。杨氏兄弟之间你死我活的激烈争斗最终导致了杨勇的 垮台。不过杨勇被废黜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是各种 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诸如:炀帝的圆滑、文献皇后的妒 恨、杨素将军的诋毁、文帝的疑心病、杨勇自身的弱点等 。 文帝经过深思熟虑才决定立杨勇为太子。与弟弟炀帝 相似,杨勇也以好学而闻名。同时,他性格宽厚仁慈、率 性真挚。文帝很早就有意将其当作接班人进行培养。文帝 刚摄政北周政权,就委派杨勇管理北齐故地。隋朝建立后 ,文帝也有意让杨勇介入朝廷军国大事的商讨。当杨勇提 出批判性的意见时,文帝总是认真倾听并积极采纳。杨勇 与兄弟们都为同母所生,而这种血缘纽带看起来能阻止诸 弟觊觎他的位置。当然,在父母身故之后,杨勇也必须善 待他们。 然而,文帝因为一件小事开始动摇对太子的信任。在 某冬至日,百官前去朝见太子杨勇。“朝”是皇帝所独享 的礼仪,对太子而言,恰当的礼仪应为“贺”。杨勇所作 所为触犯了礼制规定,也是对帝王权威的挑衅。另一件事 是,文帝下令将一部分东宫的宗卫将士调任皇宫侍卫,杨 勇的岳父高颎对此表示关切,认为这有可能危及东宫的安 全护卫。文帝大光其火,因为他已将东宫视为权力争夺的 对手和对皇宫安全的潜在威胁。 失去母亲文献皇后的宠爱,也加速了杨勇被废黜的进 程。作为来自北朝的非汉族女子,文献皇后意志果决,专 横霸道。她在皇宫的地位类似家庭总管。杨勇与元氏的婚 事即由她安排。但让多疑善妒的皇后懊恼的是,杨勇在东 宫广纳姬妾,尤其钟情于云氏。元氏死后,云氏开始取代 其地位。由于北方社会对姬妾身份的歧视根深蒂固,杨勇 的行为非但不符合北方文化传统,更为文献皇后所不容。 与此同时,炀帝注意到了母后与太子的不和,这也激 发了他取杨勇而代之的野心。为了取悦父皇和母后,炀帝 小心翼翼地经营着他模范丈夫的形象。他身边仅留有数名 姬妾,只与萧氏一人同居。他与姬妾们所生的孩子都被遗 弃。他上朝时总是轻车简从。他曾有意让文献皇后知道, 自己无意之中招致了太子的不满,并赢得了她的同情。 炀帝的模范言行和对文献皇后的孝敬与恭顺,以及皇 后担心身故后皇子们会遭到太子毒手——这些都成为文献 皇后要求更换太子的理由。同时,炀帝在其亲信宇文述的